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吕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吕尚

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字牙(一说子牙),名尚。因先祖曾封吕,子孙以封地为氏,故称吕尚。后文王得之于渭水之滨,说:“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亦借称太公。俗称姜太公。又据刘向《别录》:武王曾“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文王时,为周国画策人物。武王即位,任统兵的师氏,佐以灭商。曾与武王观兵盟津,作《太》。牧野之战时,率前锋击败商军,陷朝歌。武王入商都散鹿台之钱、发巨桥之粟以赈贫民,扫祭比干之墓,开释箕子之囚等,多为尚所建议。灭商后,武王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周围旧薄姑之地建立齐国,封其为公。就国后,修明政治,简化制度,发展工商业,大兴鱼盐之利,又尊重土著风俗,民人纷纷来归,国势因以强盛。成王时,命召公授予他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齐由是得以吞并附近小国,成为周朝的东方大国。相传他曾作兵书《六韬》,实系战国时人假托。

吕尚

吕,氏; 尚,名。《尚書緯帝命驗》:“(姬) 昌拜,稽首,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釣涯。” 鄭玄注: “吕,氏; 尚,名。”(《玉函山房輯佚書》)

吕尚【同义】总目录


非熊师尚父磻溪叟姜牙姜太公吕尚

吕尚lǚ shàng

〖名词〗
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西周初年官太师。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4)。《范雎说秦王》: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我所说当初吕尚遇见文王的时候,他只是个渔父。《游侠列传序》: 吕尚困于棘津。——吕尚在棘津被困。《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周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周文王在泾渭水边狩猎,把吕尚接回去,从而统治了天下。

吕尚

周代齐国始祖。姜姓,吕氏,名望。又称姜子牙。曾任太师,亦称师尚父。传说他早年流落殷都,闻文王求贤,遂到渭水钓鱼以待,果为文王赏识。文王被纣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他进献美女.赎回文王。后助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俗称姜太公。据传著有兵书《六韬》。

吕尚

吕尚

周初军事谋略家。东海(今山东一带)人,四岳之裔,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俗称姜太公。周文王出猎,遇尚于渭水之阳,时年七十余,与语大悦,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立为师。或说,太公望博闻,曾事商纣。因纣无道而归周文王。或说,吕尚处士,隐海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招尚,共同谋划搭救西伯。后尚佐西伯以倾商政,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言兵及权谋者皆宗太公。周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即最高武官太师。辅佐武王伐纣,有殊功,封于齐, 为齐国的始祖。传世的兵书《六韬》, 是战国人依托于他的作品。

☚ 周公   散宜生 ☛
吕尚

吕尚

周初政治家,齐国的始祖。本姓姜,因其先祖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故称吕尚。祖籍东海(今山东东部),从封之后,即生活于吕、申一带(今河南南阳附近),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均在今河南北部),晚年以渔钓于渭水之阳为周西伯所得。西伯自言“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吾太公望子久矣,”(《史记·齐太公世家》),故亦称尚为“太公望”或“吕望”,俗称“姜太公”。太公善谋略,多兵权奇计。旧载太公兵法数种、多相传为姜太公所作。辅周之后,即参与谋划修德政,伐无道,殷商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乃多赖太公之谋。文王死,武王即位,尊太公望为“师尚父”,师之,尚之,父之;太公亦更主动出谋献策,强行规劝,督其实行。助武王伐纣除暴,修政安民。武王既平商纣,封功臣谋士,师尚父为首封。太公既封于齐,即“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举贤而上功”(《汉书·地理志》)。由此,人民多归齐,齐国很快成为大国。

☚ 吕才   吕端 ☛

吕尚

吕尚

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会战中,受命向商王纣挑战,歼敌立功。周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相传他曾作兵书《六韬》,系后人假托之作。

☚ 吴起   吕母 ☛

吕尚

西周时齐国始祖。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为“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智勇双全,有太公之称。通称姜太公。兵书《六韬》,传为所作。

吕尚

即姜尚、姜太公。参见“姜尚”。

吕尚

(唐) 涇州 (今甘肅涇川) 人。字子回。少孤,随外祖母隱居陸渾山。酷嗜學,每賣藥即市閱書,博通古今。玄宗開元十年 (722) 召入翰林,兼集賢院校理。時帝歲遣使擇天下殊好,納之後宫,號花鳥使。尚奏《美人賦》以諷,因數校獵,尚又獻詩規諫,并嘉納進宫。嘗以李善釋《文選》為繁衍,與吕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等更為詁解,時號“五臣注”。尚善草隸,尤以連綿書之祖師為世尊重。《唐書本傳》曰:“(尚)工草隸,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發然,世號 ‘連綿書’。”唐竇泉《述書賦》曰:“吕公歐、鍾相雜,自是一調,雖則筋骨乾枯,終是精神險峭。其于小楷,尤更巧妙。” 明趙崡 《石墨鎸華》 曰: “吕尚書昔人稱其草隸峻巧,今觀〈述聖頌碑〉,雖勁健自書,然不堪與登善(褚遂良)作衙官。” 其書碑舊時著録有五種,今只存正書〈述聖頌〉一種。天寳元年(742)李通所撰唐 〈法現禪師碑〉,為其所正書。無傳。惜不見 “連綿書” 之迹遺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