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
这是周恩来1956年5月3日在国务院司局长以上干部会议上的报告节录。1953年起,我国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为了将社会主义建设搞好,这个报告论述了在国际关系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下必须把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都学来的观点。周恩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从制度上说是对立的。但两种制度的国家在世界上不能互不来往,互相攻击。我们倡导和平共处的原则,可以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赞同。既然要和平共处,就要体现在用和平方法竞赛上,比谁的制度优越,比谁的制度好,让人民作出选择。要在竞赛中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因为它首先学人家好的东西,不会把自己好的东西丢掉,也不会盲目地学人家坏的东西。这样的民族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在向哪些国家学习问题上,报告指出,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学习,向兄弟国家学习,而且要向世界上一切国家学习,包括向和平中立的国家,向日本、英国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上好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学习中,我们要坚持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它,既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也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还要防止自卑心理,既不要觉得我们什么都不行,那也不应该,又不要有一点成就就骄傲,表现出大国主义的倾向。周恩来的这篇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报告,对加强和发展我国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全文约2 400字,载《周恩来外交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