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元化”领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元化”领导 中国特定时期干部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 具体表现为:各方面的权力都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第一书记,下级党委又完全服从于上级党委。这是与特定社会时期的客观形势和社会体制相适应的。 最早提出“一元化”概念,是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当时为了应付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央要求“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规定各级党委是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党委书记兼同级部队的政治委员。 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这种“一元化”的领导方式,由于高度集权的社会体制的确立,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得到加强。“文化大革命”中,从1967年起在全国各地、各级、各单位陆续建立所谓“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完全实行党政军合一,把“一元化”领导方式推向极端。 这种体制不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这种方式,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