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由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分离出来的。它主张建筑应具有三个特征:
❶采用装饰;
❷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❸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强调一种 “看不见的文化”,这一观点与现代主义建筑大相径庭。文丘里及他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一书,被公认为给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灌以比较完整的指导,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重要基石之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品有: 文丘里的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 (1976)、格雷夫斯的波特兰市政大楼(1982)、约翰逊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1984) 以及1980年威尼斯双年艺术节建筑展览会上的作品。尽管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褒贬不一,但它的确对于突破现代主义建筑形式上的常规具有启发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由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分离出来的。它主张建筑应具有三个特征:
❶采用装饰;
❷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❸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强调一种“看不见的文化”,这一观点与现代主义建筑大相径庭。文丘里及他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被公认为给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灌以比较完整的指导,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重要基石之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品有: 文丘里的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1976)、格雷夫斯的波特兰市政大楼(1982)、约翰逊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1984) 以及1980年威尼斯双年艺术节建筑展览会上的作品。尽管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褒贬不一,但它的确对于突破现代主义建筑形式上的常规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