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后庭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后庭花hòu tíng huā

见“玉树后庭花”。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后庭花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后孙光宪、毛熙震等取以咏陈后主故事,易为今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四仄韵。另有添字、少押一韵或摊破等变格。又曲牌名。北曲入仙吕宫,三十二字,平韵,可增字增句,字句格律与词牌异。或用作小令,或用在套曲中。

☚ 菩萨蛮   巫山一段云 ☛
后庭花

后庭花

❶全名《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一作《包龙图智勘后庭花》。郑廷玉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四折。剧写宋仁宗将王翠鸾赐给廉访使赵忠,王母亦到赵家侍候。赵妻嫉妒,命家人王庆谋杀翠鸾母女。王庆与李顺妻有私情,与李妻合谋,使李顺拿翠鸾母女首饰后放走她们。事后,王庆要挟李顺,说他得钱财放走王氏母女,如要自己代为隐瞒此事,李需休妻。李不从,王杀死李,投尸井中。翠鸾逃亡中与母失散,投宿狮子店。店家逼她为妻,不从,被杀,尸首亦被投入井中。书生刘天义赴考,投宿店中。王母亦到店中。翠鸾鬼魂与刘天义相会,作〔后庭花〕词相赠。王母闻刘房内有女儿声音而不见人,以词上有女儿署名为证。到开封府告刘拐走翠鸾。赵忠不见翠鸾,询问王庆,也把王庆送到开封府。包拯从〔后庭花〕词,断定翠鸾已死,令刘天义回店等候翠鸾鬼魂,刘拿到翠鸾信物碧桃花。包拯派人寻找李顺,在井中找到尸体,并从李顺之子处知道凶手即王庆。刘天义交出碧桃花,到包拯手里却变成半个桃符,名拯以此为线索,又在狮子店找到另半个桃符,并于井中捞出翠鸾尸体。两名凶手被判死刑,刘天义获释。本剧今存《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明代沈璟曾据此剧编成《桃符记》传奇。
❷全名《陈后主玉树后庭花》。郑光祖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陈后主为南北朝时陈朝的末代帝王,执政时荒淫无度,宴饮无时,〔玉树后庭花〕即他所作词。事见《陈书·后主本纪》。剧本已佚,具体内容不详。

☚ 金凤钗   看钱奴 ☛

后庭花

后庭花

吕止庵 小令



全曲七句:5,5。5,5。3,4,5。小令、套数兼用,但作法有别:小令第一句必叶,套数有不叶者;第六句反是。凡韵字平上通用处,小令均叶平韵,套数可通用。小令不能增句,套数增句者多。增句在末句后;末句本五字,而入套之作常加衬变为六字句,增句遂均为六字句(仅有个别五字句)。郑廷玉《后庭花》增至十四句,为增句最多者。末句无论增句与否,均可用叠句。邓玉宾〔中吕〕“丫髻环绦”套所题〔后庭花〕,实为〔古鲍老〕之〔幺篇〕,《全元散曲》沿《北词广正谱》之误,郑骞《新校梨园按试乐府新声补正》(收《景午丛编》下编)已有辨正。小令一名〔后庭花破子〕,套用一名〔河西后庭花〕。与词牌不同。亦入〔商调〕。《北词广正谱》谓借入〔中吕〕,即因邓玉宾〔中吕〕套误题所致。
☚ 胜葫芦   柳叶儿 ☛
后庭花

后庭花

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张先名之为《玉树后庭花》。此调原为陈曲,陈后主作。《南史》卷一二《陈后主张贵妃传》:“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隋书》卷二二《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系取其一句为曲名。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陈后主《玉树后庭花》,或者疑是两曲,谓诗家或称《玉树》,或称《后庭花》,少有连称者。”其实是诗人习用简称而非二曲。王灼此书又辨玉树为槐,后庭花为鸡冠花。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一引杨慎《丹铅新录》:“扬州有蕃釐观,中有琼花,即陈后主所谓《玉树后庭花》曲云‘琼树朝朝新’也。”后说近是。此曲唐时为五言四句之声诗,传辞如五绝,二平韵。陈时此曲为清乐,有舞,盛唐入法曲,又列大曲名内,亦有舞。至后蜀时,始有长短句。《碧鸡漫志》又云:“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不著宫调。”《词律》卷四、《词谱》卷五皆列毛熙震(《词律》误作毛文锡)所作(轻盈舞妓含芳艳)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词律》列别体二种,《词谱》列别体三种。

☚ 竹香子   后庭宴 ☛

后庭花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此为一首描写女子独守闺房、怀人伤春之作。
 上片写女子春日之孤愁。“一春不识”两句,一开头诗人就向人们展示了女子春日烦闷不乐、愁思郁结的情怀及其原因。本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的美如西子的西湖之景是十分令人流连忘返的。更何况此时正逢流红滴翠、莺歌燕舞的大好春光呢? 可是,这位女子为何却偏偏“一春不识西湖面”? “翠羞红倦”作了很巧妙的回答。“翠”与“红”分别以颜色来借指艳丽夺目的花卉。“羞”与“倦”是女子触春伤怀、神倦意怠心理的具体表露。春色是美好的,孤寂无伴的女子却是苦恼的;花卉是无情的,而她却是多情的,然“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位女子的逆反心理状态,并非先天所有。从“一春不识西湖面”来看,她在以往是游赏过西湖的,甚而至于是常客。不过,那时间她的情人尚在身边,他们同玩共赏西湖的良辰美景、奇花异草,这些皆能激发起他们无比甜美的生活情趣。而今,他已离家远走;她呢,只落得整日空守闺房、怅然若失,愁绪萦怀。她何不想去欣赏一下“西湖面”呢,但转而一想,在那“翠”荣“红”艳的花卉丛中,人家是男女结伴,情侣双双,而自己却是孤单一人,形影相吊,倘若置身其中该是何等无趣。当此际,西湖美景非但不能消忧解愁,反而会望“翠”生“羞”,见“红”而“倦”了。真所谓是借春消愁愁更愁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识西湖面”为好。“一春”,即一个春季,可见这位女子孤守深闺可谓久矣。而时间愈长,愈映衬出女子孤愁之深。在这两句中,词人紧紧抓住“不”、“羞”和“倦”等字,十分正确而细腻地描绘出女子复杂曲折而矛盾的心理势态,这与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登高》)及李清照虽逢“偏重三五”的“中州盛日”,但又“怕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落日熔金》)的心态描写具有同样感人的艺术魅力。词人如此起笔,顿使全词弥满了一种孤寂凄苦的氛围。
 如果说前两句词人是从心态来展示女子触春伤别、惆怅凄迷情怀的话,那么“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两句,则是以行动(写信)向她的情人倾诉一腔愁绪和相思了。这也是对起句“一春不识西湖面”缘由的补充说明。词人怀着极为凄恻的心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女子流泪写信图:窗外,春雨潇潇,绵绵不绝;窗内,女子握管(“湘管”,指代以湘妃竹为笔管的毛笔),泪滴彩笺。“雨窗和泪”,一个“和”字,使人分不清究竟哪是雨,哪是泪;哪是雨滴声,哪是泪滴声,浑和一体,深见女心之悲。这与宋代女词人聂胜琼《鹧鸪天》词所描绘的“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边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的凄苦酸楚的意境十分相似。相思煎熬的苦痛达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尽管这位女子已经写了好几张笺纸了,但她那憋闷“一春”的孤愁,非几张笺纸所能倾诉得了的。“意长笺短”,这“长”与“短”的一对矛盾,正好强调了女子的孤愁之重,相思之深,进而说明了她与心上人的感情是多么恩爱缠绵,合不可分。一旦分离,便自然会使女子出现“一春不识西湖面”的情形了。从章法上讲,这又是回应开头,表现出本词意绪的绵密完美。
 下片紧承上片而来,由写孤愁转而写女子春日之哀怨。“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两句,进一步写女子闺房的孤寂冷寞。“惟有”二字,不知浸透着女子多少“无处话凄凉”的凄清苦涩之情。此二句在称道燕子“自来相伴”的“知心”之外,还另有一层深意在,即女子对羁旅不归之情人的深深埋怨。表面爱“燕”之“知心”,暗中怨人之无心。而怨中又藏有一段衷情。委婉含蓄,真切动人。最后“东风”两句,由李商隐“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化出,而又融进弹奏琵琶的悲音,更加突出了女子对空守闺房,年华流逝的无限哀怨。词人另一首《喜迁莺》词中“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二句,便是“东风”句的最好注脚。这位女子本想通过琵琶的弹奏来排遣一下心中的愁情与怨绪,可是那残酷无情的“东风”却将烂熳芬芳的春花一股脑儿吹落大地。她见花伤己,不寒而栗。那到处飘零的花朵,多么象自己日复一日逝去的美好年华啊!于是便深怨起“东风”的不知人情来。此一“怨”,虽悖背常理,但就在这般“理之所必无”的迁怨中,却深深托现出她“情之所必有”的一腔幽恨。在此时此刻此人身上,这种怨恨就“愈无理愈妙”(贺裳《皱水轩词筌》)了。如此“无理而妙”的创作技法,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可见。它比起那些质直的合乎常理的描写来,更耐人寻味,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词始终将女子置于春“花”,春“雨”,春“燕”,春“风”等春景中展开描写。她或而“羞”,或而“倦”,或而“摇湘管”,或而弹“琵琶”,摇曳多姿,俯仰生情。因情设景,以景托情。注重心态刻画。叙写方法灵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子春日的愁情与怨绪,形象鲜明,感人至深。此词语言清丽明净,具有婉约余风,反复吟诵,回味无穷。
后庭花

后庭花

参见“商女后庭花”。吴融《水调词》:“可道新声是亡国,且贪惆怅后庭花。”

☚ 后堂歌吹   后庭遗曲 ☛

后庭花

后庭花

词牌名。又名玉树后庭花。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后庭花,《南史》云:陈后主每引宾客,对张贵妃等游宴,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相赠答,采其尤丽者为曲调,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不著宫调,两段各四句,似令也。”词始见于《花间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44字。上下片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韵)。

☚ 减字木兰花   卜算子 ☛

后庭花hòu tíng huā

曲名。其词轻荡,其音甚哀。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后庭花hòutínɡhuā

┃━━“玉树后庭花”之省陈后主所作曲名,后称亡国之音。唐·刘禹锡《台城》诗:“万户千家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竹枝娘   冰丝弦 ☛
后庭花

后庭花

肛交,或曰性交时男后位。例第三十七回: “但凡交姤,只要汉子干他后庭花。”

☚ 脯子骨   丢身子 ☛

后庭花

借指亡国之音。明杨慎《三阁词》: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无限南朝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南史·张贵妃传》: “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南朝陈后主耽于声色,常采丽歌艳曲演唱,如《玉树后庭花》,歌声极哀。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一二年生草本 > 雁來紅 > 後庭花
後庭花  hòutínghuā

即雁來紅。

后庭花

后庭花

词牌名。又名《玉树后庭花》。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后庭花,《南史》云: 陈后主每引宾客,对张贵妃等游宴,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相赠答,采其尤丽者为曲调,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不著宫调,两段各四句,似令也。”词始见于《花间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八句四十四字。上下片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 (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 (韵)。

☚ 减字木兰花   卜算子 ☛

后庭花

后庭花

曲牌名。一名 〔玉树后庭花〕。属北曲仙吕宫 (亦入中吕宫、商调)。有“正格”与“增句格”二式。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正格之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五、五、五、五、三、四、五 (七句)。增句格即在正格的末句之后,增五或六字句若干。通常增句为五字句。或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如元杂剧《西厢记〕 第五本第一折中莺莺所唱“ (当日) 五言诗 (紧) 趁逐”一曲即是。

☚ 鹊踏枝   一剪梅 ☛

后庭花

全称《包龙图智勘后庭花》或《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戏曲剧本。元郑廷玉撰。四折。廷玉有《冤家债主》已著录。该剧约万字。叙廉访使赵忠无嗣,宋仁宗钦赐王翠鸾为侍。其妻不容,令仆人王庆杀之,鸾偕母潜逃,为巡卒冲散,投宿店小二欲奸之,不从,被杀沉井中。适秀才刘天义应举亦宿店中。翠鸾冤魂恋之同寝,为诉冤。各填《后庭花词》以为记。鸾母索女见词,诬天义藏匿,告于官,赵亦疑失鸾事,以庆送官。包拯审此案,以词中有“不见天边雁,相侵井底蛙”句,详加调查,拷讯乃得实情。同时得破王庆杀害情妇之夫李顺亦投井中之案,因《后庭花词》连破两案,故事错综复杂,情节较乱。明人沈璟据此改编成《桃符记》传奇。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

后庭花

后庭花

全名《包龙图智勘后庭花》,亦作《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杂剧剧本。元郑廷玉作。写廉访赵忠之妻妒忌赵妾王翠鸾,差王庆谋杀翠鸾母女;王庆又转遣李顺,李顺不忍,放走了她们。王庆同李顺妻私通,杀了李顺。翠鸾母女逃至旅店,翠鸾被店小二所害,鬼魂遇见书生刘天义,以《后庭花》词相唱和。不料唱词被翠鸾母亲发现,怀疑刘天义私藏其女,便到包拯处告状。包拯查勘此案,借翠鸾头上所插的“桃符”,查究出两桩命案,惩处了罪犯。明沈璟所作传奇《桃符记》即根据此剧改编。

☚ 疏者下船   看钱奴 ☛

后庭花

(~儿)〈名〉词牌名。这里是肛门或肛交的隐语。
《金》五二: [西门庆对妇人]说:“你达今日要和你干~儿,你肯不肯?”又九六: 这侯林儿晚夕干经济~,足干了一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