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Post-Keynes's Monetary Theory后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中央银行并不能容易地(或根本不能)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数量来控制货币供给。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有两个方面:第一,中央银行并不能控制所有创造基础货币的途径。例如,中央政府通常保留印制和发行货币的权力。由于中央银行还要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所以当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要求贷款时,中央银行不能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想方设法控制基础货币,那么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就会变得更不稳定,同时金融创新就会增多。这些结果均会阻止中央银行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第二,商业银行有机会扩大贷款数量(从而扩大货币供给)而不依赖于基础货币的任何增加。实际上,在一定限度内商业银行是价格的制定者和数量的接受者。商业银行与客户签订协议,给它们更多的透支限额。在发达的金融体系中,许多公司已经和商业银行预先商定透支工具的信用限额。这一现象表明:在一定限度内,流通中的货币(或信用)数量有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且与基础货币数量的变化无关。后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们认为,货币供给由货币需求决定,这取决于价格水平、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随着价格的升高或经济活动的扩张,公司必须借更多的钱,而银行通常与之配合。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决定利率水平,而收入水平则取决于一些实际因素,如资本的边际效率、财政政策、收入分配及利率等。最后,在后凯恩斯主义理论中,货币政策涵盖的范围比在新古典模型中所指的含义更为广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协调配合共同服务于国民经济稳定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不能只将注意力集中于保持价格的稳定,而对当局所追求的其他目标置之不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