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名高难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名高难副

意为我的名声虽然很大,但实际上难以相副。或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字数:38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杯茗之敬   区区管见 ☛
名高难副

名高难副

名声过高,与实际很难相符。副:符合。

☚ 名存实亡   名实不副 ☛
名过其实

名过其实

名声过实 誉过其实
名声超过实际:声闻过情
 名声超过实际情况:声闻过实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名实难副
名声太大,实际才能难与之相符:名高难副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名过其实)

☚ 虚有名声   无名声 ☛
名高难副

名高难副

意为我的名声虽然很大,但与实际其实难以相副。或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一鳞半爪   区区管见 ☛

名高难副míng gāo nán fù

【解义】副:相称,符合。名声超过才能,实际与名声不符合。
【用法】用于人或事物。
【例句】她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可她谦虚地说:“~,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近义】名过其实
【反义】名实相副

名高难副míng gāo nán fù

名声很高,实际才能与名不相符。《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北史·邢邵传》:“当时文人,皆邵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副,朝廷不令出境。”

名高难副

黄琼是东汉人,因为有才能多次被官府征召,他都没有去应召,后来汉顺帝下诏叫他去,他还是不想去。当时,有个叫李固的人写信劝他说:
你如果不想做官,学上古时代的巢父、许由隐居在山林里,也就算了,如果想为朝廷和老百姓做点事,现在正是时候。有史以来,清明的政局少,混乱的世道多,一定要等待像尧舜那样的明君,那么,要做有志之士就永远没有显示才能的机会。俗话说:尖削的东西容易折损,洁白的东西容易玷污。能够应和《阳春白雪》曲子的人一定很少。名声大的人他的实际跟名声很难完全符合。前些时候鲁阳隐士樊英应聘到京,朝廷筑坛设宴,像是接待神仙,但是后来流言蜚语到处糟蹋他,就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大家对他期望太高。还有其他一些受聘的人也跟他一样,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因此,世俗舆论都说所谓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大多只会欺世盗名,没有真才实学。我希望你能够出来做官,施展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大家叹服,用事实证明世俗舆论是错误的。
黄琼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就应召到京城,被拜为议郎,不久,因政绩突出,升为尚书仆射,最后升官至尚书令、太尉。
后来,“名高难副”这一成语,用来指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声名完全符合。

名高难副mínɡ ɡāo nán fù

名声太高,难以与实际相符。

名高难副míng gāo nán fù

【解义】 副:相称,符合。名声超过才能,实际与名声不符合。
【用法】 用于人或事物。
【例句】 她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可她谦虚地说:“~,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近义】 徒有虚名、名过其实
【反义】 名实相副、名不虚传

3451【名高难副】míng gāo nán fù

名声过高,实际与其很难相称。

名高难副mínggāo-nánfù

〔主谓〕 名声高,与实际不相符合。语本《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北史·邢邵传》:“当时文人,皆邵之下,但以不持威仪,~,朝廷不令出境。”
△ 用于对人的评价方面。
【近义】名过其实 名不符实
〖反义〗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名高难副míng gāo nán fù

《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曲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副:符合,相称。即名声过高,与实际才能难以符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