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名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名实

 关于实质和概念的哲学范畴。“名” 指名称、名分、概念,“实” 指实质、实际、实在。名和实之间的关系,或者名符其实,或者名不符实,那么,是以名为主,让实际迁就名呢,还是以实为主,让名符合实际? 这在最开始,并非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而是形而下的政治问题。如孔子所谓 “正名”,就是要求贵族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的名分,不得违背等级制度的规范。这是以 “名”为主,让实际符合“名”。后代法家所谓 “循名责实”,就是按照这一思路提出来的。战国时代,“名实”关系才上升为哲学问题,墨子主张 “取实予名”,认为 “名”是 “实” 的反映; 庄子主张 “名者实之宾”,以 “实” 为主。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先秦名家,则从逻辑学的角度对 “名” 即概念的性质特点及 “名实” 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命题,如 “白马非马”、“犬可以为羊”、“犬非狗” 等。这些命题超出了当时常人的思维模式,因此被视为 “诡辩”。

古词语“名实”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 可可诗词网

名实

 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不言之言,应也。应也者,以其为之人者也。执其名,务其应,所以成之应之道也。无为之道,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
 

《管子·心术上》


 名者,实之宾也。
 

《庄子·逍遥游》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公孙龙子·迹府》


 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而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其以当而当也;以当而当,正也。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至矣哉古之明王!审其名实,所慎其谓。至矣哉古之明王!
 

《公孙龙子·名实论》


 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多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
 

《墨子·经说上》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墨子·小取》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实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验之所缘无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故明君知其分而不与辨也。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势恶用矣哉!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也。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
 

《荀子·正名》


 【评】“名”与“实”是先秦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围绕名实关系问题而兴起的名辩思潮促成了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建立。

敲钟于宫,声闻于外。/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十个明星当不的月。/脂粉虽多,丑面不加;膏泽虽光,不可润草。/画饼不可充饥。/花木瓜儿外看好。/中看不中吃。/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呼牛也可, 呼马也可。/阎罗王也不过是鬼做的。/外头吓杀里头空。/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 天要落雨, 娘要嫁人。   敲钟于宫,声闻于外。 ☛

名实

❶ 名称与实际。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
❷ 名利。《晏子春秋·问上》:“倍仁义而贪~者,不能服天下。”

名实míng shí

❶名称与实际。《管子·九守》:“~~当则治,不当则乱。”
❷名利。《晏子春秋·问》:“倍仁义而贪~~者,不能威当世而服天下。”

名实

(一)中国古代道德范畴。名,指名誉。实,指道德上的实际利益。北齐颜之推在论及“圣人以为名教”时说:“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颜氏家训·名实》)。《列子·杨朱》认为,人不应以名累实,而应借助名来谋求实。指出:“今有名则尊荣,亡名则卑辱.尊荣则逸乐,卑辱则忧苦。……名胡可去,名胡可宾?但恶夫守名而累实。”(二)中国古代逻辑学范畴。名,指概念。实,指物。

名实

223 名实

名,指名称、概念;实,指事实、实在。孔子提出“正名”。《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墨子则要求取实予名,《墨子·贵义》:“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只有无名,即不用任何概念才能把握整体之道。公孙龙著《名实论》,则强调名必须与实相当,“夫名,实谓也”。荀子主张“制名以指实”,“名闻而实喻” (《荀子·正名》)。战国末韩非子认为:“名实相持而成” (《韩非子·功名》)。要求 “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西汉董仲舒著《深察名号》篇,认为名实必须统一。但又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颠倒了名实关系。

☚ 四端   动静 ☛

名实

指辞、概念或名称与事实、实在的关系。孔子从政治上强调“正名”,试图通过辨正名分巩固等级制度。墨家主张取实予名。反对以名取实。庄子认为:“名者实之宾。”后期墨家主张“以名举实”;公孙龙认为名为实之谓;荀子提出制名指实;韩非主张循名责实。由此形成名辨思想。汉末魏初学者又展开了名实之争。


名实

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一对基本范畴。表示概念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要社会现实去迁就概念。墨子则提出“取实予名”,认为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名实问题的争论,推动了对逻辑基础和逻辑问题的研究和古代逻辑学的建立。

名实

concept and objective be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