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盟条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盟条约treaty of alliance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取联合行动、互相援助的条约。本来意义上的同盟条约是属于军事的,即为了对付现实的或假想的敌国,或者为了防备将来可能受到的武装进攻而约定互相进行军事援助,并在战争结束时共同媾和的条约。但同盟条约的意义已扩大到包括政治同盟,即为了具体的或一般的政治目的而约定共同采取行动的条约。同盟条约规定了联合行动和互相援助的条件,例如,在同盟国受到其他国家武装进攻时采取共同的防卫行动,在同盟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或第三国对同盟国的特定地区进攻时互相援助,等等。1950年中苏两国缔结了《友好同盟条约》,该条约已于1990年终止。同盟条约可以是防御性的或进攻性的;平等的或不平等的;一般的或特殊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或者是属于混合的性质的。由于现在体现于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国际法规则在原则上禁止国家之间使用武力,进攻性的军事同盟条约被视为非法的。但是,国家单独或集体地实行自卫是合法的。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依此,防御性同盟条约被认为是合法的,因而同盟条约一般都成为防御性的。 同盟条约亦称“同盟互助条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战时共同防御攻击、或为联合攻击第三国、或兼为两种目的而结盟的条约。缔约国为了某种共同利益或维护某种状态,保证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采取共同行动。它有时是一般性的,即各同盟国联合对抗任何可能的敌人;有时是特殊性的,用以对抗某个或几个特定的敌国。同盟条约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有永久的,也有临时的;有防御性的,也有进攻性的。根据国际法,以维护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为目的的同盟条约是合法的(如1944年缔结的法苏同盟条约)。以侵略为目的的同盟条约(如1940年9月27日订立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是非法的。同盟条约一词有时也用于较广泛的意义,包括承担为各种目的而采取一致行动的义务的条约。 同盟条约 同盟条约确定两国或多国结成同盟关系的条约,称同盟条约。 同盟关系一般指军事同盟。 因此在同盟条约中,往往要确定各国必须承担的军事义务。缔结同盟条约,其目的是在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战争中争取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 防止他国向本国发动侵略战争或使用武力及武力威胁; 壮大本身力量,削弱敌方阵营等。同时在平时的经济建设中,盟国之间亦可取得较他国为优的合作条件。在国际实践中,同盟条约也可成为某些国家合谋发动、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工具。少数大国也借机干涉他国内政、插手他国内部事务、乃至侵犯他国领土,利用同盟关系,控制他国政府,由于大国结盟政策,世界分裂成互相对立的军事集团,反而给世界和平带来不安定因素,成为进行军备竞赛、互相争夺所谓战略优势的借口,对各国间的友好合作,维护各国的独立自主也造成不利因素。所以,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反对缔结同盟条约,要求大国尊重他们不结盟的权利。中国政府已明确宣布中国不与大国结盟的立场,并表示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及其他国家要求不结盟的立场。 ☚ 同盟国 同等安全原则 ☛ 同盟条约treaty of alliance 同盟条约treaty of alliance; pact of allia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