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仇敌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同仇敌忾;同室操戈 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仇恨。敌:抵挡。忾:愤怒,这里指所痛恨的仇敌。大家抱着共同的愤恨,一致对付敌人。语本《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 例 侯德榜与范旭东同仇敌忾,发出了坚定的誓言。(宋子成《侯德榜》)这些话,句句都落在大家的心坎上,一个个同仇敌忾地站了起来,围在陈锣儿的身边。(高缨《云崖初暖》) 亦作“敌忾同仇”。 例 这种敌忾同仇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不必通过文字,甚至于也不必通过语言。(冰心《共同的文字和语言》) 同室操戈 《后汉书·郑玄传》载:何休专治《公羊传》,郑玄著论以难之,何休叹息曰:“康成(郑玄字)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同室:同住在一个屋子里,这里指自家人。戈:古代的一种兵器。自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争吵、自相争斗。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当然对他们“同室操戈”没有发言权。(李雪前《诸君服点“青春宝”》)所以当李煜顺利地继位之后,就一改其父兄们同室操戈的做法,而对其胞弟们十分友善和关怀,这或许也可视为对于骨肉残杀的“反拨”和本性较善的表现吧。(杨海明《人生长恨:李煜的悲剧和生命体验》) 辨 “同仇敌忾”的“忾”不读qì。
同仇敌忾tóngchóu-díkài怀着相同的仇恨一致对敌。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成〉大家一致地仇恨敌人:同仇敌忾,保卫国家。 同仇敌忾“同仇敌忾”表示对敌人共同一致地仇恨与愤怒。 同仇敌忾(同)戮力同心 骨肉相残、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共御外侮、同仇敌忾[敌忾同仇]○骨肉相残gǔ ròu xiāng cán比喻自己人相互残杀:我们要团结抗日,不要~|家门不幸,~|司马氏~,四海鼎沸。 ○同室操戈tóng shì cāo gē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自相残杀|~,相煎何急。 ○自相残杀zì xiāng cán shā自己人互不相容,互相杀戮:父子兄弟~|骨肉不可~|各派不能~,叫敌人钻了空子。 ●共御外侮gòng yù wài wǔ共同抵御外敌:如今大敌当前,我们应~,不能内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家~。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怀着共同的仇恨,抵御共同的敌人:~,一致对外|阿拉伯各国人民~,给侵略者以坚决的反击|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也说【敌忾同仇】。 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忾,愤怒。语本《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谓满怀愤怒,共同对敌。林则徐《致吴嘉宾》:“深知阁下耿耿丹忱,~,本拟于合龙后,稍可抽暇,将兹事逐一胪陈,以供酌采。” ☚ 同心同德 力挽狂澜 ☛ 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怀着共同的仇恨,一致对付仇敌。敌:对抗。忾(kài):愤怒,仇恨。‖“忾”不读qì。 ☚ 所向无敌 投鞭断流 ☛ 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怀着共同的仇恨,一致对付仇敌。敌:对抗。忾(kài):愤怒,仇恨。‖“忾”不读qì。 ☚ 天怒人怨 万目睚眦 ☛ 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怀着共同的仇恨和愤怒,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敌:对抗。忾(kài):愤怒,仇恨。‖“忾”不读qì。 ☚ 通力合作 同甘共苦 ☛ 同仇敌忾成语。怀着共同的仇恨,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同仇:同心协力对待敌人。敌:抗御。忾:愤怒。《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同仇敌忾怀着共同的仇恨,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同仇:同心协力对待敌人。敌:抗御。忾:愤怒。《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 “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使欲造成君国一体同仇敌忾之国民也。”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bear common hatred for the enemy; be united as one (/fight shoulder to shoulder)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 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the enemy 同仇敌忾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the enemy;be bound by a common hatred for the enemy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忾:怨恨、愤怒;敌忾:对敌人的愤恨。大家一致痛恨敌人。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the enemy, hate the same enemy, act in concert and fight in unity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解义】同仇:一致对付敌人。忾:愤慨。指一致痛恨、共同打击敌人。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共同打击敌人和对敌怀着愤恨。“同仇”,合力打击敌人;“敌忾”,对敌愤恨。《诗经·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张敌忾慰苍生。” 同仇敌忾公元前506年,楚国大夫伍奢被杀,他的次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带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的都城,楚昭王仓皇出逃随国。伍子胥四处搜求昭王,以报父仇。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忾:愤怒;恨。怀着共同的仇恨抵抗敌人。《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又《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释义】怀着共同的仇恨,一致对付仇敌。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同仇:一致对敌。忾:愤怒。敌忾:对敌人的愤恨。怀着共同的仇恨,一致对敌。老舍《中秋月饼》:“我不但触物生情,把月饼当做日本国旗去仇视,并且我还要将月饼剥其外壳,看其内瓤,比拟一下,更能激发全国同胞,~,抗日救亡的决心!” 怀着共同的仇恨,抗击共同的敌人同仇敌忾格式 会意式。 同仇敌忾;同室操戈tóng chóu dí kài;tóng shì cāo gē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仇恨。敌:抵挡。忾:愤怒,这里指所痛恨的仇敌。大家抱着共同的愤恨,一致对付敌人。语本《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同室操戈 自相残杀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同仇:共同对付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恨。怀着无比的仇恨共同对敌。 同仇敌忾tónɡchóu-díkài《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同仇:对敌人怀着共同的仇恨。敌忾:抵抗所愤恨的敌人。后以“同仇敌忾”指怀着共同的强烈仇恨,团结一致地对付共同的敌人。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怀着共同的仇恨,一起对付敌人。忾: 愤恨,这里指敌人。也作“敌忾同仇”、“同仇敌慨”。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解义】 同仇:一致对付仇敌。忾:愤恨,仇恨。指抱着共同的愤恨,一致抗敌。 同仇敌忾tónɡ chóu dí kài同: 共同。仇: 仇人。敌: 对抗。忾: 愤恨。怀着共同的仇恨一起抵抗敌人。柯灵《遥寄张爱玲》:“抗战时期——~,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 同仇敌忾tong chou di kai同仇:共同仇恨,指共同对敌。忾:愤恨。形容怀着共同的仇恨,对付共同的敌人。语本《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tóng xīn tóng dé;hé zhōng gòng ji同德:指同一目标理想;衷:内心;和衷:指同心;济:过河,引申为帮助。比喻双方齐心合力,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李醒《叶挺传奇》三十八:“我也深知,在座各位都是孙总理的忠实信徒……我们必须~。” 万众一心 步调一致wàn zhòng yī xīn;bù diào yī zhì步调:脚步的大小快慢,喻行动。形容大家精诚团结,一个心意,行动和谐一致。晓红《凝聚力与凝结核》:“我国十一亿人民,只要集中在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凝结核上,~,奋力拼搏,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 同仇敌忾tóngchóu-díkài同仇:共同对付仇敌。敌:抵抗,抗御。忾:愤恨。敌忾:抵抗所愤恨的敌人。指怀着共同仇恨,一致抗敌。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怀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抵抗敌人。同仇:同心协力对付敌人。敌忾:抗敌的愤激心情。敌:抗御。忾:愤怒。 同仇敌忾tóngchóu-díkài〔并列〕 同仇,共同对敌。忾,愤恨。怀着同样的仇恨共同对敌。语本《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又《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人所忾而献其功。”蔡敦祺《林则徐》(上):“虽说船坚炮利,但若我大清官民~,拼死一战,不令登岸,他船上水尽粮绝,不用我军杀他他渴也渴死,饿也饿死了。”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同仇:一致对付仇敌。忾:怨恨,愤怒。敌忾:对敌人的愤恨。即怀着共同的愤慨,一致对付敌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