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合肥市庐剧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合肥市庐剧团

合肥市庐剧团

合肥市庐剧团是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合肥市庐剧团是1969年8月由原安徽省庐剧团与原合肥市庐剧团合并,重新组建成立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该团前身之一安徽省庐剧团1951年6月成立,是全省第一个国有剧团,先后称“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安徽省地方戏剧团”,1955年7月1日由安徽省政府批准定名为“安徽省庐剧团”。该团前身之二合肥市庐剧团1956年9月成立,建团初期称“合肥市人民庐剧团”,后改称“合肥市庐剧团”。
该剧团成立以来,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地址:合肥市美菱大道5 3 7号
电话:86-551-2651853 2675116

☚ 庐剧   凤阳凤画 ☛
合肥市庐剧团

合肥市庐剧团

建于1951年6月。团址位于合肥市徽州路。该团前身,原是民间职业剧团“平民剧社”,当时由皖北行署接收,定名为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是安徽最早建立国营剧团。以后先后改称安徽省地方戏剧团、安徽省倒七戏剧团。1955年改名安徽省庐剧团。1969年与原合肥市庐剧团合并为现在的合肥市庐剧团,隶属合肥市文化局。
1954年,该团参加了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演出的《借罗衣》、《打芦花》等剧目获奖。《打桑》、《借罗衣》还同时获得了音乐改革奖。丁玉兰、王本银、徐文静、鲍志远等演员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56年,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举行,该团演出的传统剧目《双丝带》和现代戏《李华英》获得导演、表演、舞美、作曲、演奏、乐师等奖共25项。1957年4月与省泗州戏剧团共同组成“安徽省地方戏赴京汇报演出团”,演出的庐剧《休丁香》、《借罗衣》等,深受欢迎。艾芜、戴不凡等人分别在《光明日报》、《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给予热情赞扬。梅兰芳尤对《借罗衣》中的“跑驴”舞蹈十分欣赏,给予了较高评价。另外该团还在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受到了接见。周总理并对全体人员作了重要讲话。1958年全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上演了有影响的剧目《牛郎织女笑开颜》。1958、1959年,毛主席、周恩来等党和国家其他领导同志来安徽视察,先后观看了该团演出。
该团现有职工92人。其中演员31人,乐队16人,舞美12人。

☚ 安徽省京剧团   宣城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 ☛
000025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