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hé huān huā合欢树结的花,用以泡酒,有理气解郁,养心安神等功效: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浸的酒烫一壶来。(三八·874)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合歡花 合歡花 héhuānhuā 亦稱“夜合花”、“烏絨”。豆科植物合歡的乾花及花蕾。乾花團塊狀,如棉絮。乾花蕾稱合歡米,青緑色。主治失眠,健忘,風火眼疾,癰腫,跌打損傷疼痛。宋·寇宗奭《本草衍義·木部·合歡》:“合歡花又謂之夜合花。”明·李中梓《雷公炮製藥性解·合歡皮》:“其葉細細相並,至夜則合,又名夜合花。俗又謂之烏絨。” 合欢花药名。出 《本草衍义》。又名夜合花。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花或花蕾。主产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甘、苦,平。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和络止痛。治肝气郁结,胸闷,胁痛,心胃气痛,健忘,失眠,跌打损伤疼痛。煎服: 4.5~9g。本品有镇静作用。 合欢花héhuānhuā中药名。出《本草衍义》。别名夜合花。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julibrissin Durazz. 的花或花蕾。甘、苦, 平。理气解郁, 养心安神。治肝气郁结,胸闷, 胁痛, 失眠。煎服:4. 5 ~9 克。 
合欢花 合欢花 合欢花合欢花,又名夜合花、乌绒。始载于《本草衍义》。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花或花蕾。主产于湖北、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本品味甘,性平。归心、脾经。功能解郁安神,舒气开胃。主治忧郁不乐、失眠、健忘等证。其解郁舒气之功,不但能安五脏,而且可以调和营卫气血。临床常配夜交藤、柏子仁、远志、酸枣仁等养心安神之品同用。亦可于甘麦大枣汤中加用本品。若属于心脾气郁,见胸闷不舒、胃纳不香者,可配佛手、郁金、苍术、麦芽之类以舒郁开胃。此外,本品尚有活络止痛之功。如《太平圣惠方》夜合花丸,以本品配牛膝、红花等治腰脚疼痛。合欢花与合欢皮之功用基本相同,两者区别要点,疏气解郁以花为胜,活血消痛,以皮为优。煎服,5~10g。 ☚ 合欢皮 远志 ☛ 00002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