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东汉画像石墓1975年2月,四川省合川县沙坪公社濮湖四队,在改土造田时发现了一座画像石室券顶墓。经重庆市博物馆、合川县文化馆田野考古小组发掘。年代属东汉晚期。其上限约在东汉初平二年(192)至东汉建安十九年(214)。 墓室平面呈“ ”字形,全为坚硬红砂岩建造。分墓门、前室、正室、后室四部分,前正后三室相通。正室东西两段有较多的未漆木纹与几枚铁钉,推测是棺槨遗留。前、后室为陈设殉葬品的地方。全墓画像石计10石14幅,主要刻在前、正两室的壁龛、横额和门柱上。有“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射白虎”、“水鸟啄鱼”、“伏羲举目”、“吹箫俑”等内容。艺术特点表现为: 在平面上把人物凸出的浅浮雕底部剔平,在浮出画像的轮廓上用较粗的阴线条刻画人物形象的细部,整个画面写实性较强。反映了当地东汉石雕艺术的进步。随葬器物有侍立女俑、镇兽俑头、马头、碗等陶器;东汉五铢、剪轮五铢及无文小钱以及圆雕辟邪石座、玄武石座等石器。尤其重要的是该墓室东壁与券顶的五条石材上分别刻有“三五”、“三尺九寸”等隶书尺度,将长度直接书刻在石材上,这是在四川汉墓中的首次发现,对研究汉代尺度提供了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