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比赛
在群众歌咏活动的基础上,举行合唱比赛活动。与前者不同的是,要求各班的演唱(包括选择曲目)要有一定的艺术水平,是群众歌咏活动的提高形式,可以提高合唱水平,普及音乐常识,增进集体荣誉感。为了搞好比赛活动,应当在校长、青年团、少先队和班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的主持下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❶筹备组织工作,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建立领导组织机构和分工,安排活动日程,确定评选标准和奖励办法,动员全校师生关心比赛活动。
❷确定评选标准:曲目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艺术上声音和谐,音色统一,合作默契,声情并茂;也可考虑以队形美观,服装整齐,动作协调,精神饱满作为参考。
❸确定参赛曲目。内容上应符合比赛要求,有积极教育意义和较高艺术水平,还要注意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尽量避免重复。
❹组织短期骨干训练班,培养小指挥。
❺排练。排练期间,音乐老师或爱好音乐并有一定能力的其他老师可轮流到各班去了解情况,进行辅导,各班也可以请校外音乐工作者帮助排练。在排练中做到艺术上严格要求,使歌声统一、平衡、和谐,较好地表现内容,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❻赛前准备。组织评选小组(由教师和各班代表组成),学习领会评选条件,教育小组成员公正、客观、无私、认真负责,遵守纪律;召开比赛演出前的准备会议,宣布注意事项、大会程序,选择培养报幕员(主持人);布置比赛场地,搭好合唱台(检查是否牢固,尤其上下的台阶要稳固),一般情况下不用扩音设备;在各级班会上教育全体同学树立正确的比赛意识,谦虚谨慎,对其他班级的演出要热情、友好。
❼比赛。及时评分,可以采用现场亮分办法,也可以在比赛之后利用短暂时间综合协调的办法;总结发奖时要教育同学胜不骄、败不馁,启发大家通过比赛进一步了解合唱艺术,提高鉴赏能力。还可将比赛实况或选段的实况录音在课余播放,推广优秀的歌曲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