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同的形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合同的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所达成协议的表现形式。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之分,其中书面形式又有普通书面形式与特殊书面形式之分。特殊的书面形式包括经过公证、鉴证或审核批准的书面合同。合同所采用的形式由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在中国,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均要求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当事人订立的合同的表现方式。一般来说,一种合同采用何种形式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的内容和特点。然而,合同的形式对合同内容本身有时也有极大的反作用。合同形式通常分为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前者是指当事人用口头的意思表示达成协议的方式。这种方式简便易行,运用广泛。但它具有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的缺点。后者是指当事人用文字表述协议的内容的方式。与口头合同相比,书面形式虽然复杂一些,但便于合同管理机关监督和检查,在发生纠纷时便于取证,易分清责任。书面合同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应当写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当事人签名盖章。书面形式可进一步分为特殊书面形式和普通书面形式。在特殊书面形式下,合同内容除了通过文字加以表述外,还需要进行公证、见证或者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登记等。 ☚ 合同的主要条款 合同的变更 ☛ 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订立的方式。以订立合同的形式为标准进行划分,合同可分为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前者是指合同的订立,包括其更改或终止,要约和承诺必须按照法定的形式或手续进行。后者是指法律上不要求按特定形式订立的合同,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在古罗马时代,多采用要式合同形式。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关系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合同形式问题上,都采取“不要式原则”,仅对某些合同才要求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来订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买卖合同,包括其更改或终止,要约或承诺,或者其他意思表示,无需以书面订立或以书面证明。在形式上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可以用包括证人在内的任何方法证明。我国在批准该公约时对该条进行了条约允许的保留。西方各国法律对要式合同的规定有的是用以作为合同生效的要件,有的是用以作为证明合同存在的依据。而鉴于书面合同具有确定性、公开性和告诫性的特点,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但法律规定用特殊形式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的普遍性规定,《经济合同法》第3条规定,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涉外经济合同法》则规定,涉外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都必须采用书面的方式。在我国,从种类上分,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公证形式、鉴证形式、批准形式和登记形式等。从法律形态上分,合同形式可分为约定形式和法定形式,前者是指当事人对于无法定形式要求的合同,约定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按种类划分的合同中除批准形式外,均可由当事人选择采用;后者则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某种合同的订立应当采用的形式。 ☚ 约因 无效合同 ☛ 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的形式。主要包括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指当事人双方口头交谈 (包括通过电话) 的方式协议而成立的合同; 后者指用文字表达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一致而签订的合同。 ☚ 合同的有效要件 合同的标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