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合作社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合作社经济hé zuò shè jīng jìэконóмика кооператва

合作社经济

劳动群众为改善生活条件或生产条件而自愿联合建立的一种经济组织。主要形式: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等。不构成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其性质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合作社一般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列宁选集》第4卷第685页)。这种合作社是工人或小生产者为了减少资本家的中间剥削而自愿联合建立起来的,可以使劳动群众作为消费者或生产者的利益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保护。因此,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不能摆脱对资本主义大工业、大银行、大商业的依附,在市场竞争规律的自发支配下很容易破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基本上没有合作社。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新型的合作社经济。这种合作社经济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领导下,在国营经济支持和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当时,已经有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个别的生产合作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土地改革,这些合作社得到了广泛发展。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组成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在合作社中,劳动群众当家作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排除了剥削和奴役。合作社经济在社会主义阶段会长期存在。

合作社经济

劳动群众为改变生活条件或生产条件而自愿建立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形式有: 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在生产合作社中,劳动群众自愿入股,国家帮助贷款,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互助合作,除少量收入实行按股分红外,基本实行按劳分配。它具有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等特点,可以由劳动群众自愿集资建立,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排就业、满足需要。合作社经济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巩固和发展。

合作社经济

合作社经济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中,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群众的集体的经济组织。它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因素,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已出现大批的合作社经济, 据1933年9月江西、福建两省17个县统计,各种合作社已有1 423个,股金30余万元。当时发展最盛的是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 其次是生产合作社。抗日战争时期, 在中共中央 “组织起来”的号召下, 合作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以陕甘宁边区为例, 1944年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75个,消费合作社3 699个。农业互助合作运动1944年后更是普遍开展起来, 仅晋绥区参加农业互助社的人数就占劳动人口总数的37.4%。这时合作的形式有: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主要有变工队、扎工队、唐将班子和劳动互助组等)、消费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包括生产、运输、消费的综合合作社, 及部队、机关、学校集体劳动的合作社。解放战争时期, 合作经济又有新的发展, 如晋察冀区, 据冀中18个县的统计,1948年互助组有35 000个,到1949年达75 000。如东北解放区,1947年土改后的一年之内, 农业互助组已遍及东北解放区金境。当时还出现了少量类似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合作经济, 有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对支援革命战争, 满足群众生活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并为全国解放后合作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全国解放后, 合作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新的发展。

☚ 国营经济   私人事业 ☛
000055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