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吃新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吃新节 吃新节苗族节日传说。流传于贵州黔东南一带。相传古时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才有。苗族的一位祖先告劳,携带珍禽异兽,从天上雷公那儿换回谷种。后来,人间遭火灾,谷种又跑回天庭。聪明的告劳,在古历七月十三日派狗上天,叫它找到天上的谷田,在谷田里打几个翻滚,将谷种粘在身上取回。当狗取到谷种后,雷公知道了告劳的密计,派出大批彪壮武士把狗打落在天河里。经过一番苦战,狗在天河高高翘起尾巴,保留九粒谷种带回人间。告劳将九粒谷种耕耘播种,到第二年的古历七月十三日,收摘了九升谷子。告劳煮了一大锅白米饭,先舀三大碗给狗吃,然后自己才尝新。告劳年年撒种栽插,年年繁殖,使大家都种上了谷子,吃上了白米饭。人们为记住告劳在古历七月十三日派狗上天取回谷种的事,便把这天定为吃新节。 ☚ 赶秋坡 跳花场 ☛ 吃新节亦称“尝新节”。湘西、桂北、黔东南等地苗族的节日之一。桂北的部分瑶族、贵州黎平的侗族也过此节。每年夏历六七月间稻谷快成熟时举行。一说古代有一个叫雄当的苗族青年,不辞辛劳,历经千难万险,从南海金银岛采回一蔸野谷禾,栽在苗山,苗山的糯谷就长得粗壮,获得丰收。此事被九万大山的野猪精知道后,在稻禾快成熟时前来破坏,被雄当发现,奋力与之搏斗。待群众赶来时,雄当已受伤死去。因此当地苗族在每年稻禾快成熟时, 用新米煮饭, 祭祀雄当,然后大家分食,以资纪念。相沿成为一个预庆丰收的节日。届时除了吃新米饭外,还有唱歌、跳舞、讲祖先故事及赛马、摔跤、拔河、斗雀等活动。 吃新节 吃新节时间:六月第二卯日 ☚ 跑马节 查白歌节 ☛ 吃新节 吃新节有好多南方民族都有吃新节的习俗,这是个农事节日,多是为了庆贺丰收并希望来年丰收过的节日,大都在庄稼成熟时节过。每个民族又各有不同。 ☚ 彝族火把节 射箭节 ☛ 吃新节 372 吃新节贵州清水江、都柳江中上游苗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六月的第一个卯(兔) 日。是日,一大早,家家带着新米饭、煮鲜鱼及鸡鸭美酒,陪同年长的客人,领着儿童到田间去。在田埂上摆设祭品,念词语,祭祀先人,祈求好收成。然后,回家举行宴会。中午,开始斗牛。夜晚,青年男女跳芦笙,对情歌,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傍晚,欢会才结束。 ☚ 樱桃会 灭鼠节 ☛ 吃新节 吃新节节令生活习俗,流行于全省各地区多民族中。 ☚ 吃冬节 吃桐叶粑 ☛ 吃新节苗族传统节日。又称尝新节、敬新谷、吃卯或吃丑节。秋收农忙到来之前的一次群众性娱乐活动。源于祭祀祖先和预祝丰收。一说纪念一位苗族青年雄当,他为保护稻禾顺利成熟而献出生命,故用新谷煮成饭祭祀他。每年夏历六或七或八月的卯日或丑日举行,以各地新谷成熟情况而定。行期2—3天。先将已成熟的稻谷采摘一束,中间插上一株野花以示稻谷收成“足花”(粒满谷硕)。将新米煮饭,并备酒、肉、鸡、鸭、鱼等以之祭祖和山水龙脉;第二三天则举行斗牛、跳芦笙舞、踩鼓、游方等娱乐活动。相继逢卯或丑日都可举行一些活动,直到新谷成熟收割完毕,方告结束。吃新谷活动以前,任何人不准在田里收割稻谷食用。大部分苗族地区盛行,部分瑶、侗族地区也有此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