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
元宵,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相传始于春秋时期。唐、五代时称为面茧、圆不落角,宋时称作圆子、团子、汤团等。到了明代,元宵不仅我国南北普遍食用,而且品种多样,已成为市中珍品,制作方法也与今天大同小异了。
安徽大部分地区都爱吃元宵。元宵的制作,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的,如东至的糖拌实心元宵,石台的元宵果(油煎糯米小圆)、汤圆。一种为带馅的,如东至的芝麻甜馅元宵,屯溪的芝麻糖、豆沙或猪肉元宵。而最有名气的是安庆市韦家巷的元宵。
元宵有的在晚上吃,如五河、亳州、宿州;有的在早上吃,如肥东、长丰、六安等。六安群众过元宵节有过早不过迟的习惯,他们清晨即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然后吃元宵。许多地方都有在元宵中包一枚制钱(现改为硬币)的习惯,寓有谁吃到这个元宵,谁在新的一年就有交财运之意。总的来说,吃元宵,以示家人团聚,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