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吁X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河口、福建之清流、浦城等地有分布。汉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未详其源。
周代有吁子; 汉代有吁子先,成都人,寿百岁。(按: 《姓氏词典》 称: “明有吁子先”。)


吁Yù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万姓统谱》云: “吁子先,成都人,寿百岁。”《汉语大字典》作为姓氏音xū,乃现行姓氏。姑兼收以备考。

吁xū

嘆詞。❶表示感嘆。見“吁嗟”。
❷表示驚奇。揚雄《長楊賦》:“吁,客何謂之茲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吁可畏乎,其駭人也。”

吁xū

忧伤。《周南·卷耳》四章:“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毛《传》:“痡,亦病也。吁,忧也。”《鲁诗》“吁”作“盱”。云:“盱,忧也。”郑《笺》:“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乎?其亦忧矣,深闵之辞。”《尔雅·释诂》: “盱,忧也。”陆德明《经典释文》:“盱,本或作𢖳。”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训 ‘忧’ 当从心。吁、盱,疑皆忏之假借。”朱熹《集传》:“痡,人病不能行也。吁,忧叹也。”

☚ 光明   吐 ☛

读音·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玉遇切,去,遇韵。
❶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喊;呼。《说文》:“吁,呼也。”
❷和;和顺;和谐。《小尔雅》:“吁,和也。”

上一条: 下一条: 𥸤

读音x·ü(-),为ü韵目,属u—ü韵部。况于切,平,虞韵。
❶叹息。
❷叹词,表示惊异。如:长吁短叹。
❸忧;忧愁。《诗经》注:“吁,忧也。”

上一条: 下一条:

小口喝(酒)。

吁y213

象声词,吆喝牲口向右。

吁hёü53[hφy]

打招呼的语气词
⊳~, 汝去底块 (喂, 你上哪儿去)?

ㄒㄩ1904象声喝令牲口停步的声音,通常是拖长音。北京官话。北京〖y55〗。中原官话。河南〖〗。李准《都都》:「最后一声长『~——』是站住。」曲剧《红管家》:「远处传来马铃声、马蹄声、鞭声,声音由远而近,一声『~——』车停了。」象声吆喝牲口往左走的声。北京官话。北京〖y55〗。象声吆喝牲口往右走的声音。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y214〗。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y44〗。

吁xu

❶叹息,叹气。李白《古风》诗之五十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君:君王。按剑:要杀人的姿态。)
❷叹词,表示惊疑,惊叹。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可惜哉!”(惜:哀痛。)

吁xū

叹息
 △ 长~短叹。
另见962页yū ;967见yù。


吁yū

吆喝牲口停止前进的声音。
另见892页xū;967页yù。


吁籲yù

为某种要求而呐喊
 △ 呼~|~请。
另见892页xū;962页yū。

❶叹气:长~短叹。
❷文言叹词,表示惊异:~,是何言欤!
○~~(象声词。出气的声音)︱气~~︱喘~~。
另见 yu。


吁籲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多用于书面语:~请︱~求︱呼~。
另见 xu。

吁xū

❶ 叹息:长吁短叹。
❷ 姓。
另见639页yū、643页yù。


吁yū

象声词,表示吆喝牲口的声音。
另见580页xū、643页yù。


吁yù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吁请︱吁求︱呼吁。
另见580页xū、639页yū。

吁yū

❶左! (驱赶牲口的吆喝声。)
❷停。(拖长音,用于喝令牲口止步。)

吁xu

另见yu。吁吁 长吁短叹 气喘吁吁


吁yu

另见xu。吁请 吁求 呼吁

吁(一)xū (二)yù (三)yū

【辨形】右是于。6画。形声。
【辨义】 吁(一)xū
❶ 拟声词,出气的声音: 喘吁吁|气吁吁|气喘吁吁。
❷ 叹气:长吁短叹。
❸ 文言叹词,表示惊疑:吁,是何言欤!
(二)yù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 吁请|吁求|呼吁。
(三)yū拟声词,吆喝牲口的声音。
【辨析】 三音近义,都表示“嘴里出声”。区别在于:
一、构词方式及词性有所不同: 吁(一)xū单用或构成叠音单纯词,作拟声词、叹词,并作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yù构成并列式合成词,作动词;(三)yū单用,只作拟声词。
二、词义着重点不同: 吁(一)xū表示“嘴里出声”的意思时,着重指“叹气,喘气声”;(二)yù着重指“呼喊”;(三)yū着重指“吆喝声”。

吁xū

吁yù

〖动词〗
叹息(1)。《驳复仇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上下蒙蔽掩饰,[对于]叹息号叫不闻不问。


吁xū

〖叹词〗
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表示感慨(1)。《进学解》:先生曰:“吁,子来前!”——先生说:“吁,你到前边来听着!”

吁籲yù

呼告,呼求。曾巩《酬介甫还自舅家书所感》:“~天高未动,望岁了何如?”
另见754页xū。


吁xū

❶ 叹词。单独成句,表示感叹或呼唤。《荀子·宥坐》:“孔子喟然叹曰:‘~!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愈《进学解》:“先生曰:‘~!子来前!’”
❷ 叹息。李白《古风》之五十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
❸ 忧愁。《诗经·周南·卷耳》:“我仆痡矣,云何~矣。”(痡pū:病。)
另见856页yù。

*(三)

D3F5
(一)xu❶心情不好时的呼气声;较粗重的呼气声:长~短叹/气喘~~。
❷〈文〉叹词,表示惊讶、疑问。
❸姓。
(二)yu象声词,指吆喝牲口停下的声音。
(三)yu 为某种目的、要求而呼喊、号召:~请/呼~。

吐物

吐物

吐(~饭;~水) 吁 脱
吐唾沫:唾(~面;~弃) 呸 吐沫
 吹泡吐沫:呴濡
用力从口吐出:啐(~痰)
 用力将液体或颗粒状物吐出:喷(~水;喷吐)
 含在口中而喷出:噀(~酒)
吐出与吞进:吐纳
将人头部放低,吐出食物、水等:
口鼻之气迅速喷出:喷嚏 涕喷

☚ 喝   饮酒 ☛

各种人声

各种人声

对人声音的美称:金声
读书声:书声 咿唔
读书的声音响亮:锵然 书声琅琅 书声朗朗
颂经声:灵音
吟咏声:呜呜
吟雪之声:雪声
吟诗的声音:吟声
歌颂之声:讼声
歌颂赞美声:颂声
对高超技艺发出的赞美的声音:
惊讶声:呀(哎呀;唉呀) 吁 咦 唷 呦 哦 喝 嚄 嚘 诶 哎哟
呵叱声:
怒斥声:咤(叱~) 叱嗟
鄙斥声:呸 啐 唾声
吵嚷声:哇哇
毁谤声:讪音
咒骂声:谤声
谩骂声:骂声
悍妻怒骂之声:狮吼 狮子吼
怨恨声:荷荷
催儿眠声:荷荷
抚慰病痛者之声:噢咻
凶恶残忍者的声音:豺声(蜂目~)

☚ 人声   各种程度的人声 ☛

呼应声

呼应声

招呼声:喂 诶
使对方注意的吆喝声:
作揖时表示敬意的呼声:喏(唱~)
呼鸡声:祝祝 喌喌
呼狗声:卢卢
使狗声:
吆喝牲口声:
答应声:嗯 喳 嗳 嘫 唉 欸 譍挨
应诺声:
允诺声:
表示同意、遵命的答应声:诺(唱~;~~连声)

另见:答应 呼喊

☚ 喊叫声   叹声 ☛

叹词

叹词

表示叹息的语气:啊 哦 哟 咳 哈 呵 唉 唷 唔 嘿 哼 嗯 呜(~呼) 嘻 喂 呔 噫(噫嘻)嗟 噷 咦 唏(唏嘘) 唧 与兮于乎 于戏
表示感叹的语气:吁 呀(哎呀) 噫(噫乎;噫嘻;噫嗟) 呵 啊 嘻 哇 哪 嗐 嗟(嗟嗟;嗟乎;嗟呼) 耶 吓 吧 咄(咄咄) 啰(好~) 唉 哟 嘿(嘿哎) 呃嚯 乎 于(于戏) 矣(夫~哉)兮(美~) 夫(嗟夫;矣夫;已~) 哉 欤 譆 许 好不 乖乖
表示赞美:猗欤 猗与
表示惊叹:哇 噎 哟 唷(啊唷) 简直老天爷
表示赞叹:哇 吧 啊 嘻
表示悲叹:唉 噫(噫嘻)

☚ 悲叹   叹息程度 ☛

叹气

叹气

叹(叹息;叹喟;叹嗟;钦叹;唏叹;晤叹) 吁(吁气;吁嗟;吁叹) 嘘(嘘叹;嘘嚱;嘘嗟;唏嘘) 嗟(嗟叹;咤嗟;咄嗟;嗟唏;齎嗟) 喟 忾(忾叹;忾息)息(慨息) 唶(咄唶) 歔(歔吁;歔欷;歔吁) 咨(咨咨;咨嗟;咨叹;齎咨) 吟(吟叹) 嚱 欸 哈气 出气
表示叹息:嘻吁
发出叹息声:兴叹
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嗳声叹气 唉声叹气 咳声叹气 呀声叹气 嗐声叹气
嘘唏,叹息:吁唏
叹息劳苦:嗟苦
忧虑叹息:悯嗟
流泪叹息:涕欷
回首叹息:顾叹
拍手叹息:拊嗟
仰面朝天叹息:仰天而嘘
感慨叹息:慨息 慨喟
感慨叹息,无可奈何:仰屋兴叹
叹息的样子:喟然 忾然 喟尔 谘谘
深深叹息的样子:顿息
情绪激动叹息的情态:扼腕
(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叹气)

另见:不舒畅 忧愁 感触 感慨 伤感悲哀 赞扬 叹声

☚ 叹气   何故叹息 ☛

赞叹

赞叹

唶 嗟(嗟唶;嗟赞;矜嗟) 吁 咨(咨嗟;咨赏;咨欷) 叹(叹息;叹嘻;盛叹;嘉叹;称叹;誉叹)
表示赞叹:猗(猗嗟)
拍股表示赞叹:搏髀
表示强烈的赞叹:赞叹不已
对美好的赞叹:于穆
称奇赞叹:诧叹
歌颂赞叹:歌叹
赞颂,赞叹:诵叹
欣喜赞叹:欣叹
敬佩赞叹:敬赞
钦羡赞叹:歆叹
肃然赞叹:耸叹
赞叹备至:叹绝
赞叹事物好到极点:叹观止(叹观止矣) 叹为观止 叹为止矣
惊异、赞叹、为难等表情:咂嘴弄舌 咂嘴弄唇 咂嘴咂舌
咂嘴赞叹的样子:啧啧 则则
(赞美感叹:赞叹)

☚ 各种感叹   惊叹 ☛

呼唤

呼唤

呼(呼召;召呼;邀呼) 喊(~人) 命(命啸) 啸(啸召) 打唤叫唤
表示呼唤:嗟 喂 吁 嘻 哩 咳
呼唤友伴:命侣
呼唤招引同伴:命俦啸侣 啸侣命俦
呼唤邀约朋友:呼朋唤友
呼唤灵魂:唤魂
呼唤牲畜:吆喝
请召呼唤:请唤
鸣叫呼唤:鸣唤
高声呼唤:高唤
再三呼唤、催促:千呼万唤 千唤万唤
极力呼唤:极呼
(召唤:呼唤)

另见:呼叫 支使 使唤的人

☚ 呼唤   叫人 ☛

(一) xu ❶叹气, 叹息。如:长吁, 短叹。
❷叹词,表示惊异。如:吁, 是何言欤! (二) (籲) yi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如:吁请, 大声呼吁。

吁xū

[书] Ⅰ  (叹气) sigh: 长 ~ 短叹 sighs and groans; moan and groan Ⅱ  (表示惊异) why; oh: ~! 是何言欤! My, what kind of talk is this?


吁yū

 (吆喝牲口的声音) a call to draught animals to stop; whoa
另见 see also xū; yù。


吁(籲)yù

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 appeal; plead: 呼 ~ appeal; ~ 请 implore; plead; petition
另见 see also xū; yū。

吁xū


❷ 长短叹

❸ 气喘

*

(6画)
❶xū
❷yū
❸yù(籲)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读yù、表示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 义时 “吁” 的繁体是 “籲”。

*吁xū

6画 口部 
(1) 叹息: 长~短叹。
(2) 【吁吁】 喘气声: 气喘~。
 另见yū(486页);yù(489页)。


*吁yū

6画 口部 拟声词。吆喝牲口停止前进的声音。
 另见xū(448页);yù(489页)。


*吁(籲)yù

6画 口部 为了某种请求而呼喊: ~请|~求|呼~。
 另见xū(448页);yū(486页)。

吁()


吴王光鑑,殷周金文集成10299,春秋晚期
台(以)乍(作)弔(叔)姬寺吁宗薦鑑。

古璽彙編4019,戰國
鮮吁(于)瘍。

古璽彙編5279,戰國
吁。

古璽彙編5280,戰國
吁。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15,戰國
楥生於(欲), 吁生於楥。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16,戰國
忘生於吁。

張三英墓記,唐
十四年十月十七日張氏殁於東都履信里,享年廿四。吁,痛乎天也!
《説文》: “吁,驚也。从口于聲。”
《説文》亏(yú)部: “, 驚語也。 从口从亏, 亏亦聲。 ”
“吁()”字許書重出。 許慎之意, 殆謂 “吁”乃驚歎之詞。“吁”字寫法變化較多: “口”或在 “于”左下,或在 “于”之上(上下結構); 甚至 “于”旁豎鉤上出。
春秋吴王光鑑作人名用字。郭店楚簡 《語叢二》 “忘生於吁”,“吁”通“訏”,義爲詭譌。

☚ 唇   呻 ☛

122.籲1.xū 2.yù

1.xū 吁1 是春秋以来的形声字。从口,于声。声母演变如于圩(xū,又wéi)盱(xū,-眙,江苏省县名)、羽栩(xǔ)、熙颐例。是叹词,表示惊疑。如:吁,是何言欤! 又指叹息。如:长吁短叹。吁1在中古时又指答应声。读yù。
2. yù吁2(籲) 籲是小篆以来的会意和形声字。从页(頁,人的头、面),从籥(yuè,同籥,(多是竹制的)管乐器,表示能发音),籥亦声。指呼喊。现多指为某种请求而呼喊。如:吁请|呼吁。笔画繁多,原字32画。古书里“吁嗟麟兮”(见《诗经》)的吁读yú。音义相近。现代群众认为两字音义近。以吁作规范字,遇到原繁体字用法时,读yù。见《总表》。


12籲1.xū 2.yù

1. xū 吁1 春秋以来的形声字。叹词。表示惊疑。如:吁,是何言欤?又指叹息。如:长吁短叹。约元代以来引申为喘气声。常重叠。如:气喘吁吁。中古见有yù音,为答应声。
2.yù吁2 本作籲。小篆从页(頁),籥(yuè,本指儿童习字的竹片。又本字是龠,古代管乐器名)声。韵变如狱(yuè)例。本呼喊义。现代引申指为了某种请求而呼喊。如:吁请。组词如:呼吁。近代前后因笔画太多,简化作吁2。义较近,吁在中古也有yù音,用作答应声。吁2较之简便得多,现作规范字。见《总表》。

吁籲★繁◎常★常◎常


吁,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读xū,叹词,表示惊异,引申为叹息、叹气。吁吁,拟声词,喘气的声音。又读yù,引申为应答声;又读yū,叹词,让牲口停止行进的吆喝声。籲,形声,从頁,籥(yuè)声,頁指头,代表人,读yù,义为呼喊。《简化字表》把“籲”简作“吁”,用同音字代替。
【辨析】
❶“吁”与“籲”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喘吁吁”也作“喘嘘嘘”,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构词】
长吁短叹(長吁短歎)∣喘吁(喘吁)∣气喘吁吁(氣喘吁吁)∣吁请(籲請)∣吁求(籲求)∣呼吁(呼籲)

(xū)

从口,从于,于亦聲。
【按】吁,《説文》:“驚語也。”即表示驚歎的語氣詞。《蜀道難》:“噫吁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