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史学王德毅撰,《纪念司马光王安石逝世九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第23——51页,约19000字。 一、绪论。二、司马光之生平与时代。三、资治通鉴之纂修。是采分工合作的方法,刘恕、刘攽、范祖禹各负责修一个断代的史事编年,汇集这一断代的各种记事之书,依年月日先后排纂成草卷,粗略的叫丛目,详备的称长编。光能督催自己,严定日课,到元丰七年十一月,全书告竣。四、通鉴的史学贡献及影响。通鉴是网罗宏富,集大成的史学著作,诚前古之所未有。是用参互比较法,足证私家记载确可补官修史书记事之所不备。光在史学方面的贡献,九百年来已无异词,是不需更多引述了。特别要指证的是在他逝世后对史学界所产生的影响。李焘续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皆沿其义,均留下丰富的史料。稍为变革者,则又有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和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此后乃有纪事本末体、纲目体。五、结论。光在我国史学史中的地位不亚于司马迁。光实是领导宋以下近千年之史学。他重视礼乐教化,推尊常情常理,此一观点确为他修通鉴的思想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