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吏 司吏官衙中办事小吏。按县治所置官员,宋明间知县以下主要有县丞、主薄、典史(尉)、巡检、驿丞等,司吏之职历来所无。而小说第十回清河县为武松打死李外传事,上行至府的申文中,“司吏钱劳”与知县、县丞等平署其名,颇不合理。参看杂剧《小孙屠》中孙杰,自称“见在充本府正名司吏”。可知司吏是宋明间对下级吏员的习称。 ☚ 府尹 内阁 ☛ 司吏 司吏官名。元代置。衙署中的低级事务官。《元史·百官志一》: “都漕运使司: ……司吏33人……” ☚ 司丞 司医 ☛ 司吏吏员名。宋有手分,金改称司吏,掌路总管府至县衙、录事司等衙门的文书案牍及其他事务。分为女真司吏和汉人司吏,汉人司吏的员额以户口多寡为差,户多则多置,户少则少置。县司吏的员额,一般为上县八人,下县六人。元沿置,路、府、州的司吏依次从低一级衙门中选充,考满出任典史、吏目等流外官。县司吏由贴书等见习书吏和巡尉司吏中选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