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镇
六安地区西部的商贸重镇。地处豫、皖两省和霍邱、金寨、固始三县交界处,南依大别山,西濒史河,丘陵蜿蜒环抱,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是安徽通向中原的咽喉。叶集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来为皖西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属霍邱县。镇辖34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99平方公里,总人口7.55万人。镇内建成区2.45平方公里,含5村3街道,有46个镇直单位。镇内常住人口2.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万人。叶集交通便捷,312国道经此贯穿豫皖,105国道经镇东与312国道交汇南伸大别山腹地。现在每天始发和过往车辆逾百班次,日均车流量达4000辆次,叶集至上海、南京、武汉、信阳、蚌埠等大中城市,均可当日到达。
叶集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1949年以前曾设过湖北、河南、江西、山西、江苏等六大会馆。50年代初在此设过烟酒、盐业、棉麻、食品、百货、茶叶等八大公司。1984年以后,镇内国营商业企业由70年代的6家发展到20多家,集体、个体、联办企业由过去的摆摊设点发展为固定经营的有2130家,第三产业其他门类也有长足发展。全年商品销售及集市贸易额达2.5亿元,日均上市人数约4万人左右,高峰时达到5—6万人次。占地40亩的皖西商场,为全省县级以下最大的集贸市场,曾连续两年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1978年以前,全镇年工商税收只有50多万元,现在年度税收近400万元,占全县总税收的四分之一。
集镇建设方面,1985年以后开辟并建成1500米长的商业大街——民强路,共安排了百货、供销、外贸、土产、粮食、金融、物资、供电、邮电等近20家经营和服务单位以及50多家个体门市,与皖西市场相邻,形成叶集的另一所商贸中心;改造了原只有4米宽的老街,开发成为重要商业区域。镇内建成区现已增加到2.45平方公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986年兴建了日产1200吨的自来水厂;投资新建了县级标准的汽车站、加油站和35千伏变电所,铺设了近4000米的供水管网和近6000米的排水管道;新建了规模较大的5幢学校教学楼;集资安装了500门程控电话,设置了液化气灌装站;新筑起17公里长的史河防洪大坝;先后新建、翻建、改建住宅7.8万平方米,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集镇的投资环境改善,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来,利用地方资源,自办、外联企业26家;镇办工艺厂,所产的草、竹、柳编工艺品和抽纱刺绣产品,远销英、美等28个国家和地区,是叶集已具规模的出口创汇企业,199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明星企业”。1992年,在百亩工业开发区的建设中,新建和扩建了日用化工厂、建材厂、酱醋厂、丝织厂;改变过去生产单一、设备陈旧、厂房简陋的状况,现全镇工业总产值已由1984年的453.8万元上升至1992年的5657万元,增长了1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