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叶適1150—1223南宋哲学家。字正则,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捍卫江防颇力。宁宗时,韩侂胄发动对金战争,兵败,以罪死,他被诬附和韩起兵,夺职去官。晚年居永嘉城外水心村杜门著述,学者称水心先生。叶適在学术思想上是南宋永嘉派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是和朱熹一派性理之学作斗争的唯物主义派,强调“遒”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存焉”,注重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指摘理学家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荒谬。在经济思想上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习学记言》),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此外,他还在史学、文学、政论等方面皆有贡献。散文议论风发,自成一家。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叶適 叶適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累除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光宗嗣位,由秘书郎出知蕲州,入为尚书左选郎官。宁宗即位,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罢,主管冲佑观。起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二年(1206),召除兵部侍郎,继除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韩侂胄诛,中丞雷孝友劾其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十馀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谥文定。《宋史》有传。適志意慷慨,以经济自负,与薛季宣、陈亮、陈傅良等论学交厚,为永嘉事功学派巨擘,学者称水心先生。有《习学记言》、《水心文集》,词存一首,见本集卷二。 ☚ 俞灏 王楙 ☛ 叶適 叶適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永嘉(浙江温州)人。少怀大志,颇以经济自负。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以第二名登进士第,授平江节度推官。丁母忧,屡为外官,士人多从之游。因参知政事龚茂良推荐,召为太学正,迁博士,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多次上书论时政之弊,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曾官太常博士,湖南转运判官,兵部、工部、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宁宗开禧(1205—1207)北伐失利,官宝文阁待制兼沿江制置使,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金军锋锐。金兵退,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侂胄诛,御史中丞雷孝友劾適附侂胄用兵,遂夺职,自后罢废凡十三年。官至宝文阁学士、通议大夫。卒赠光禄大夫,谥文定。適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提倡“事功之学”,在诗歌创作上不满意江西诗派奇拗生硬和“资书以为诗”的诗风,而倾向晚唐,特别尊崇唐贾岛、姚合清淡流利,并扶植“永嘉四灵”。其诗多题咏山水胜迹及往来应酬之作,诗多佳句而少佳篇。刘克庄赞其《中塘梅林》二首“兼阮、陶之高雅,沈、谢之丽密,韦、柳之情深,一洗古今诗人寒俭之态”(《后村诗话》),但这样的完篇并不多。今人钱鍾书批评其“诗竭力炼字琢句,而语气不贯、意思不达,不及‘四灵’还有那么一点点灵秀的意致”(《宋诗选注》)。著有《习学记言》、《水心集》。《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 赵蕃 张镃 ☛ 叶適 叶適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人。因晚年住永嘉水心村,故亦称水心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等职。主要著作有 《水心文集》、《习学记言》等。叶適坚持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世界,重视客观事物,认为是非、真假、仁义的标准,都应在调查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在人口思想方面,由于南宋人口分布不均的情况,比北宋时更为严重,所以,他首先强调“均民”。叶适虽然继承了人口多寡决定国家强弱的传统观点,但是,他认为在那种“偏聚而不均,势属而不亲”(《水心别集·民事中》)的人口与土地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很多土地没有利用,而很多人没有土地,只能带来国危兵弱的后果。所以,他强调国家是否富强,不仅要看人口的多寡,同时还要看人口与土地是否保持平衡,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主张移民”均民”。其次,“通”、“广”人口就业之途。叶适认为使民大量就业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措施,因此,他提出要广通人口的就业途径,他说:“可通而不可塞”,“可广而不可狭”(《水心别集·民事中》)。广行劳作,尽量安排人口自食其力。 ☚ 苏轼 王安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