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叶桂1667—1746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其祖、父两代均以行医为业。他继承家学,好学善思,每闻人善治某症,即前往求教,使医术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能集众家之长,自成一派,治病处方,见解独到。著有《温热论》,吸收前人成果,阐发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受病途径和转变的理论,倡温病卫、气、营、血的病机辨证和施治原则,大大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其人善治各科疾病,尤擅治奇经、脾胃、儿科,人谓为“神手”。去世后,后人将其医学成果加以整理,编成《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未刻本医案》等医学专著。 叶桂yè guì(字)叶天士,号香岩,清代名医。 叶桂(1667—1746)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歙县(今属安徽)。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上津老人等。叶朝采子,王子接、周扬俊弟子。居阊门外下塘上津桥。少承家学,能集诸家之长。精于家传儿科,兼通各科,治疗痘麻斑疹类疾病尤称高手。精研温热病,创温病三焦之说,为温热病学派所宗,与薛雪等合称“清代四大温病学家”,其名居首。著有《临症指南医案》《本事方释义》《续医案》《温热论》《精选良方》《本草经解》《医效秘传》等。 叶桂1667~1746清代著名医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其父在当地以医闻名。叶氏自幼继承家学,并通诗文词赋、经史子集,尤究心于医术,博览医书。并先后拜师十余人,临证经验丰富,年三十岁时,其医名与父名已同噪于大江南北。叶氏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倡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热证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独到论述,为温病学奠基人之一。其于医理,主遵张仲景,能师古而不泥古,亦能采纳民间单方、验方。其于温病,以仲景之说为体,而以刘完素之论为用;杂证则取材孙思邈、李杲、朱震亨、张景岳、喻嘉言诸家,并有所发挥,但有时持论失之于偏。著述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以及《未刻叶氏医案》,均由于其门人编辑整理而成。 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祖父紫帆、父阳生都精通医术,并以此为业。因而自幼就受家庭的影响。十四岁时丧父,从父亲的门人朱某学医。虚心好学,每听到谁善治某证,就前往求教。十二到十九岁七年间,拜了十七个老师。加上天资聪明,年轻时就威信很高,名闻朝野,被视为 “神童” 。但毕生忙于诊务,没有亲编著作问世。所传《温热论》1 卷,为门人顾景文手录其口授而成。后章楠改题前一部分为《外感温热篇》,后一部分为《三时伏气外感篇》。相传《幼科心法》1卷为其手订,《临证指南》(医案)10卷,为其门人所辑。其它如《本事方释义》10卷、《景岳全书发挥》4卷、《叶氏医案存真》3卷、《幼科要略》2卷等,多属伪托。 叶桂清代医家。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1667年生。14岁习医,10年中先后从师17人,他编著的《温热论》一书,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气、营、血4个阶段,表示病疫由浅入深的4个层次,采用相应的治疗法则,成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1746年去世。 叶桂 071 叶桂即叶天士,见38072条。 ☚ 陈司成 叶天士 ☛ 叶桂 叶桂1667—1746清著名医学家,江苏吴县 (今苏州)人,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叶桂出身世医家庭,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当代名医。叶桂14岁时,其父逝世,遂跟从他父亲的弟子朱某学医,长进很大。据传叶桂曾先后拜师17人,吸取各家之长,临证经验非常丰富,善长于内科杂证,尤以温病学说(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为其特长,是中医温病学奠基人之一。叶桂继承金元各家学说,在大量临证的基础上,突破了以前死守《伤寒》医方的旧框框,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温病的治疗方法和方药,并从医理上予以阐述。叶天士对温热病的学术主张,尽反映在《温热论》(1卷)中。该书是叶天士谈论温热病治疗大法的书籍,由他的弟子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他提出温邪侵入人体是从口鼻而入,由浅入深,以卫、气、营、血为顺序传入。但同时又指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治疗上,如邪在卫分治疗应兼风透风,兼湿透湿,不可与热相搏。而邪气留连气分者,则可助益胃津,促其战汗。如果邪气初入营分,还可透热转气。假如邪气已入血动血,则直须凉血散血。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为温病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叶天士一生忙于治病救人,很少著述,今存的大量医案多由他的弟子和后人所辑。比如《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未刻本叶氏医案》(周仲升)、《叶案存真》(叶万青)等。其中以《临证指南医案》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叶氏的学术经验,在医案专著中享有盛誉。著名的《本草经解要》题为叶桂撰,实乃为姚球所著。叶桂的学术见解对后世影响很大,直接或间接跟从他学医的人很多,其中著名的吴瑭、章楠、王士雄等都是清代名医。 ☚ 汪昂 徐大椿 ☛ 叶桂 叶桂字天士,又字小峰。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占籍苏州。清名医。祖父时、父朝采皆精医。初师于其父门徒朱某,后又拜师17人。临床经验丰富,精于内科杂病,为苏州名医。于温病学说尤多贡献。著有《温热论》1卷,又撰《本草再新》12卷,述常用药587种,补清代始用之燕窝、洋参等。抉择精审,简而能赅。 ☚ 徐在汉 毕体仁 ☛ 叶桂(1667—1746)yèguì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天士, 号香岩。江苏苏州人。年轻时开始学医, 除继承家学外, 先后拜师十七人。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 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 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吸取各家学说, 倡卫气营血作为辨证纲领,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诊治内科杂病能师古而不泥古, 并能采纳民间经验良方。所传《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叶氏医案》等书, 系其弟子或后人整理编辑而成。 叶桂 叶桂叶桂(1667~1746年),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出身世医家庭,少年颖悟好学,十四岁丧父,从父之门人宋某学医,先后拜师十七人,吸取各家之长,诊治疑难杂症有卓越成绩,特别对温热病有很大贡献。叶天士继承金元诸家学说,并在对热病规律的大量观察下,脱出株守《伤寒论》的范围,创立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理论体系,以“卫、气、营、血”为辨证施治的纲领,用以划分热病的浅深和治疗步骤,提出伤寒与温病证治的不同,对卫、气、营、血的分辨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辨舌、验齿、观察斑疹和白㾦的方法,成为温病诊断的特点。在治疗方面,他主张根据卫、气、营、血之分,而四者又互有联系,提出了辛凉解表、甘寒养阴、清热解毒、滋阴救液等方法,创立了很多方药,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叶天士平生很少著述,所传《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书,系由其弟子或后人所辑。其《温热论》成为后世研究温病学说的主要文献。叶氏医道高明,且重视医德,对贫苦病人则施医赠药。工作慎重认真,临终时告诫家人,“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与学力相济而后应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 ☚ 冯兆张 薛雪 ☛ 叶桂1667—1746清杰出医学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少时学医,除继家学,先后拜师十七人。善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尤长于治温病,为温病学奠基人之一。著有《温热论》 (又名 《温症论证》),其中察舌及疹、㾦的观察,有独到之处。主张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滋阴救液等法。后人搜集他的医案,编成《临证指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