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右扶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右扶风 右扶风官名。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改主爵都尉置,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治所在长安 (今西安市西北),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东汉移至槐里 (今陕西兴平东南)。三国魏辖区改称扶风郡,官名为扶风太守。 ☚ 左冯翊 刺史 ☛ 右扶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设置,区划等级相当于郡,因辖区系国都近畿西部(国都之右),特示尊崇,长官和辖区不称太守和郡,而称右扶风。“扶”者扶助之谓,“风”者风化也,名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义。官署设在长安城夕阳街北,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东汉迁治槐里县,故址在今兴平县东南的南佐村。三国魏改名扶风郡。 右扶风 右扶风官名。行政区名。汉代置。《汉书·百官公卿表》: “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中六年 (公元前144年) 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更名右扶风,治内史右地。属官有掌畜令、丞。又右都水、铁官、厩、廱厨4长、丞皆属焉。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皆有两丞。列侯更属大鸿胪。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更置三辅都尉、都尉丞各1人。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 《地理志》: “右扶风: 〔故秦内史,高帝元年 (公元前206年) 属雍国,二年更为中地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 (公元前135年) 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户216377,口836070。县21: 渭城、槐里、鄠、盩、 厔、𥼋、郁夷、美阳、雍、漆、 栒邑、 隃麋、 陈仓、杜阳、好畤、虢、安陵、茂陵、平陵、武功。” ☚ 右丞相 右内史 ☛ 右扶风官名、政区名。汉武帝改主爵都尉置。职掌等于郡太守,辖地为三辅之一,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旬邑以西一带。治所在长安(今西安)。东汉移至槐里(今兴平东南)。三国改辖区为扶风郡,官名扶风太守。 右扶风 右扶风youfufenɡ西汉太初元年(前104)置,因地处长安之右(西),取“扶助风化”之意得名。郡治长安城中,东汉初出治槐里(在今兴平)。西汉时辖廿一县,在今咸阳市境内的有渭城、安陵、茂陵、平陵、槐里、斄、漆、栒邑、好畤、武功十县。东汉时有所调整,将渭城并入长安,好畤并入池阳,斄县更名武功。 ☚ 石潭镇 布王村 ☛ 右扶风 右扶风官名,政区名。汉置,为三辅之一,今陕西关中西部地区。秦为内史辖地的西部,秦末楚汉之际为雍国,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灭雍国于其地置中地郡,九年并中地、渭南、河上三郡复为内史。汉景帝二年(公元155年)分内史为左内史,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扶”,助也;“风”,化也。其地在京师长安之右(西),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为右扶风。职掌相当于郡太守,治所在长安城中,辖区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泾河以西、西安以西的关中西部21个县。东汉移右扶风于槐里(今兴平县东南)。三国魏去“右”字改辖区为扶风郡,官名为扶风太守。西晋迁扶风郡于池阳,后屡次迁移。唐以后废。 ☚ 鄜 右辅 ☛ 右扶风yòu fú fēng官名,汉置,掌治内史右地。汉初称主爵中尉,掌列侯。景帝中六年改称都尉,武帝太初元年又改名右扶风,治内史右地,与左冯翊、京兆尹合称三辅,皆有两丞。列侯改属大鸿胪。属官有掌畜令丞、右都水、铁官、厩、廱厨四长丞。东汉建都洛阳,改河南郡为尹,因陵庙在三辅,故不改其名,只改其俸。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右扶风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置,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长官,共治京畿地区,治所在长安城中,可参议朝政大事。秩中二千石。东汉沿置,但因京师迁到洛阳,故此职仅为地方行政长官,不再参预朝政,减秩为二千石。三国魏改称为扶风太守。 右扶风官名,政区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秩中二千石(一说二千石)。属官有掌畜令丞、右都水、铁官、厩、廱、厨四长等。辖境约今陕西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旬邑以西地,相当于一郡,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治所在长安(陕西西安)。东汉移治槐里(陕西兴平东南)。三国曹魏去“右”字改其辖区为扶风郡,官名为扶风太守。 右扶风官名,亦为政区名。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主爵都尉置,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相当于一郡,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栒邑以西地。右扶风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其地位高于郡太守,秩中二千石,与九卿同,并得参与朝议。佐官有丞,属官除与诸郡相同者外,属于畿辅特制的有掌畜令丞,右都水、铁官、厩、廱厨四长丞。东汉迁都洛阳,因三辅为陵庙所在,仍存其名,但减其秩为二千石,移治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三国魏改辖区为扶风郡,官名改为扶风太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