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史东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史东山1902—1955

浙江海宁人(一说杭州人)
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奠基人之一。曾任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影协常委,中国剧协常务理事,电影局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等职。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等。
原名:匡韶

史东山

悼念史东山同志蔡楚生光明日报1955年3月14日,大众电影
1955年6期
史东山同志、冼群同志逝世 戏剧报1955年15期
我是怎样走进影坛的大门——回忆我的老师史
东山
郭维当代电影1984年1期
忆史东山老师二三事
史东山(1902-1955)
追思录:史东山(1902-1955)
史东山
史东山传
史东山
汤麟
关志昌
沈通
李立明
金国
魏桥等
电影艺术1984年2期
*传记文学1984年44卷2期
中国电影年鉴(1982)第199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62页
中国现代戏剧电影艺术家传第323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92页

史东山

一位可贵的艺术家
我怎样走进影坛的大门——回忆我的老师史东
白杨
郭维
大众电影1955年6期
当代电影1984年1—3期
已故电影导演艺术家史东山获中国电影世纪奖
史东山(1892— )
史东山(1902—1955)
李维民主编
霍凤仁
京声 溪泉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71页
中国电影家列传(一)第15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300页
史东山

史东山1902—1955

剧作家。原名匡韶。原籍浙江嘉兴峡石,出生于杭州。1921年入上海影戏公司从事绘景工作。1925年创作电影剧本《柳絮》。1936年,改编果戈理名作《钦差大臣》为《狂欢之夜》。1938年编成的《保卫我们的土地》,是抗战后第一个大型电影文学剧本。后相继导演过《蜕变》《草木皆兵》等。1946年编导反映抗日演剧队战斗生活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受到国内外文艺界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等电影理论文章。

☚ 濮舜卿   王昆仑 ☛

史东山

中国电影编导、戏剧导演。1902年12月29日生,1955年2月23日去世。浙江省杭州市人。20岁入上海影戏公司任美工师,兼演员。1925年,编导了处女作《杨花恨》。早期的影片多游离于严峻的社会现实之外。1927年前后受北伐革命影响,编导《王氏四侠》(1927)、《银汉双星》(1931)等片。1933年加入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担任执委。1935年拍摄的《人之初》,是他在艺术观上明显转变的影片。后又与田汉合作拍摄了《青年进行曲》(1937)。七七事变后,编导了《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等片。抗日战争胜利后,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新儿女英雄传》(1951,获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导演奖)。与人合作的影片有《共赴国难》和大型记录片《反对细菌战》等。他先后编导了20余部影片。撰写的理论著作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史东山

016 史东山1902—1955

中国第一代电影编导。原名史匡韶,浙江杭州人。早期编导的影片 《杨花恨》、《同居之爱》、《儿孙福》、《王氏四侠》、《人之初》等显露了艺术才华和简洁明快的风格。与蔡楚生等合作拍摄的《共赴国难》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他导演的《保卫我们的土地》等抗战四部曲,代表作 《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纪录片 《反对细菌战》、话剧《蜕变》等获得较高成就。其编导的《新儿女英雄传》,在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中的导演奖。理论专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 郑正秋   沈西苓 ☛

史东山1902—1955

中国电影艺术家。浙江海宁县人。早期专攻绘画,曾任电影美工师。1924年开始导演生涯,主要作品有《杨花恨》、《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儿女英雄传》等,专著《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