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湾保险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湾保险业台湾的保险业始于1836年,当时英国利物浦保险公司在台湾设立了代表处,承办台湾产品出口的保险业务。1895年清朝与日本政府签订了 《马关条约》后,日本保险商开始在台设立保险机构。到1935年,台湾的人寿保险公司达到27家,产险公司达到30家。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日本在台湾的12家日本的保险株式会社被国民政府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管,同年10月,台湾省保险业监理委员会成立,负责接管日本人在台湾的12家保险株式会社。1960年以前,台湾的保险公司只有少数几家。进入6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对保险需求不断增加,台湾当局于1960年9月解除了对设立保险公司的种种限制,在此后的23年内,产险公司由原来的5家增加到15家,寿险公司由原来2家增加到9家,台湾的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为避免盲目竞争,1963年12月,台湾当局再次限制新设保险公司。进入80年代,迫于美国的压力,台湾当局同意对美商开放保险市场。1982年,美国的环球产物公司和北美保险公司分别在台湾设立分公司。1993年,台湾当局再度开放设立新的保险公司。台湾现行的保险体制的特点在于,人寿保险公司属于非货币金融机构类,而产物保险公司属于民营事业部门。台湾的保险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保险市场上,民营保险公司占主导地位。 台湾保险业 台湾保险业Taiwan insurance industry台湾的保险业始于1836年,当时英国利物浦保险公司在台湾设立了代表处,承办台湾产品出口的保险业务。1895年清朝与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后,日本保险商开始在台设立保险机构。到1935年,台湾的人寿保险公司达到27家,产险公司达到30家。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日本在台湾的12家日本的保险株式会社被国民政府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管,同年10月,台湾省保险业监理委员会成立,负责接管日本人在台湾的12家保险株式会社。1960年以前,台湾的保险公司只有少数几家。进入6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对保险需求不断增加,台湾当局于1960年9月解除了对设立保险公司的种种限制,在此后的2~3年内,产险公司由原来的5家增加到15家,寿险公司由原来2家增加到9家,台湾的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为避免盲目竞争,1963年12月,台湾当局再次限制新设保险公司。进入80年代,迫于美国的压力,台湾当局同意对美商开放保险市场。1982年,美国的环球产物公司和北美保险公司分别在台湾设立分公司。1993年,台湾当局再度开放设立新的保险公司。台湾现行的保险体制的特点在于,人寿保险公司属于非货币金融机构类,而产物保险公司属于民营事业部门。台湾的保险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保险市场上,民营保险公司占主导地位。 ☚ 台湾证券金融公司 台湾信托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