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司tái sī指台省。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寄深且戎幕,望重心台司。刘得仁《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生涯贫帝里,公议到台司。 辅臣 辅臣辅 宰辅之臣:舟楫 匡助社稷之臣:生臣 辅导太子的臣:太傅 储傅 辅佐君主的人:辅弼 辅佐帝王的臣佐:臣宰 辅政的大臣:汤鼎 辅佐君王的大臣:佐命之士 帝王左右的辅佐之臣:股肱 辅佐帝王的重臣:股肱之臣 辅佐帝王的四位大臣:四近之臣 宰辅大臣:台衡 三公等宰辅大臣:台司 佐助建立王朝霸业的臣:霸臣 贤能的辅臣:英辅 重要的臣辅:一夔一契 (辅弼之臣:辅臣) ☚ 近臣 重臣 ☛ 台司 台司御史台的别称。《资治通鉴·后唐纪一》:“御史台奏:‘……今台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皆伪廷之法。’” ☚ 台院 太官署 ☛ 台司tái sī1、指三公。《后汉书·袁绍传》:"累世台司,宾客所归。"从魏、晋始,开府仪同三司者,也称台司。 2、泛指各台省。《晋书·王羲之传》:"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 3、指御史台主管某事的机构或官员。《旧唐书·食货志下》:"太和七年,御史台奏......具却置事由闻奏,仍申台司。" 台司指三公等朝廷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