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可贷资金理论通过分析债券的供给和需求来解释债券市场中均衡利率的决定的理论。由于这种分析通常借用“可贷资金”这一术语,故称为“可贷资金理论”。对利率决定的分析,首先从债券的供求着手,因为不同债券的利率常常一起变动。分析债券供求,需要建立债券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横坐标为债券数量、纵坐标为债券价格的坐标图(图1)上,债券需求曲线通常向上倾斜,而债券供给曲线通常向下倾斜。 .jpg)
图1 当债券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时,债券市场便达到了均衡。如果按照通常意义上的供求分析方法,就需要将需求曲线绘成向下倾斜,供给曲线绘成向上倾斜。这就需要对债券数量、债券供给曲线和债券需求曲线重新命名。因为提供债券的公司实际上是从购买债券的人那里获得贷款,供给债券等同于贷款需求。因而,债券供给曲线可重新解释为在某一利率水平上贷款的需求数量。如果将“债券数量”重新命名为“可贷资金数量”并定义为“可以贷给需求者的资金数量”,则债券供给曲线可重新命名为“可贷资金需求曲线”。类似地,因为购买某种债券等同于提供贷款,所以债券需求曲线可重新命名为“可贷资金供给曲线”。重新命名的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向下倾斜,重新命名的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图2)。这时纵坐标由“债券价格”重新命名为“债券利率”。
.jpg)
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