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kě chí xù fā zhǎn zhàn lüèстратéгия продолжтия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其特定含义,它并不是单纯讲一种发展方式在时间上要连续运行,不致中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和自然资源对这种方式可以长期承受。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一种传统方式向一种新的战略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包括能源发展、城乡建设、国民教育、社会结构、人口控制、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强调:
(1) 在宏观层次上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经济活动都由市场力量去调节,国家主要进行宏观调控,所以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决策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重要的经济发展决策中不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只是在其后追加一些补救性措施,那就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2) 工业必须走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这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实行清洁生产的方式,可以使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不但最后排向环境的污染物大大减少,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调动起企业治理污染积极性。
(3) 农业发展应该采取的生态农业方式。
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效率较低,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实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是一种理想的选择。生态农业单就粮食产量而言,可能不及石油农业,但其综合效益比后者高,而且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因此,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人口众多、生态脆弱的国家而言,十分适宜。目前,应把生态农业扩展到更广大的地区上去,使其产生足够的示范效应,从而引导更多的农业地区了解、接受和实施。

☚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区划 ☛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形成是人类几千年来发展经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它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是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992年,在联合国召开的 “环境与发展会议” 上,首次提出并号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为当代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当代发展经济的基本战略。我国自1972年联合国 “人类环境会议” 后,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步形成。1992年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会议”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后,我国政府率先响应。当年8月就制定了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当代以及未来的必然选择。1994年我国政府又制定和发布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又批准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此,可持续发展就为了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指导方针。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是:
❶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基本经济关系。从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上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经济矛盾,从根本上说,都来源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协调。长期以来在发展中只顾人的经济需要,不顾自然供给的可能,是造成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认识人与自然和谐性特点的基础上,将把人们发展经济的实践放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基础上。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现代经济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源利用的不公平。横向的不公平,目前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5,却消耗着世界2/3的资源; 纵向的不公平,当代人采用的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枯竭。这些都使经济不可能持续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认识人与人之间公平性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长期持续。三是从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上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认识和正确处理当前经济需要和长远经济发展,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促使经济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利前进。
❷指导人们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资源的活动是人类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而一切资源都具有有限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不能正确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掠夺式地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的经济行为建立在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正确基础上。一是可以指导人们充分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使之利用了可以再生,保证资源被人们永续利用; 二是可以指导人们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被人们长期利用; 三是可以指导人们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这样既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持续进行。
❸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人类经济的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已经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是原始型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大,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没有显现。但这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掠夺型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急剧进步,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没有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意识作指导,就使人们发展经济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掠夺。三是协调型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生态与经济从过去的不协调走向两者协调,其特征是科学技术更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作指导。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建立,必将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高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是在经济领域中被采用,但它又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和指导全面的战略方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自然和社会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生态经济统一体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外研究和发展实践中,不少地方将其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采用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三者的共同实现和相互推动下,人类经济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将会得到全面的实现。

☚ 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00000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