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践灭吴》
见《国语·越语上》,相传为春秋末左丘明撰,此书实完成于战国初期。该文以简洁之笔具体叙写了公元前494年越王句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先是用大夫种之谋向吴求和、保全国土未遭灭亡,之后又动员举国上下军民一心、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发展生产、壮大民力,终于于前473年灭掉吴国的历史故事。二十几年励精图治,历时漫长,材料浩繁,文章注意把具体描写与概括叙述结合起来,既展示了事件的全过程与总面貌,又有不少具体的对话描写,避免了给人以笼统之感。象句践栖于会稽之上号令三军时与大夫种的一段对话,痛快淋漓,君臣合拍执手相谋的情景可想而知;而写句践安抚民心争取民力,则以排比句式概而言之,所谓“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同样给人以深刻印象。该文对越王句践故事的集中记述,使之得以广泛流传,后代有关的杂史、戏剧、小说时出,应该说得力于此篇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