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韵标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韵标准 古韵标准清江永撰。四卷。以《三百篇》为主,名曰“诗韵”;以周、秦以下音之近古者附之,名曰“补韵”。其韵分平上去各十三部,入声八部,条例谨严,创见甚多,大抵于明取陈第,于清取顾炎武,而复补正其讹缺,对于吴棫、杨慎、毛奇龄之书,间有驳难,是研究古韵之最有条理者。 ☚ 古韵通 古文四声韵 ☛ 《古韵标准》清江永撰,共4卷。江氏在顾炎武10部的基础上,将真文魂与元寒仙分为两部(先韵分属二部),将萧宵豪与尤侯幽分为两部,侵为一部,添咸衔严凡为一部(覃谈盐各韵分属二部),共得13部。卷首之《诗韵举例》概括了《诗经》的用韵规律。韵部按《广韵》四声及韵部排列,字下列《诗经》韵例。每韵后之《总论》讨论该韵之分合。本书进一步从谐声考求声音流转,指出“谐声有旁纽、有转纽”,已开阴阳对转的先河。江氏认为古有四声,但也指出“入声与去声最近,《诗》多通为韵”,为后人古无去声之说开辟了道路。本书使古音研究更加精密,虽仍有缺点,但不失为古音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古韵标准 古韵标准音韵学书名。清江永撰,戴震参定。四卷。此书考证古韵分部的标准,以《诗经》用韵为主要依据,以经传骚子为佐证,在顾炎武所分古韵十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十三部。和顾氏不同的是: ☚ 韵补 毛诗古音考 ☛ 古韵标准音韵学书。四卷。清·江永著。把考古与审音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对顾炎武分定古韵的三、四、五、十部重新进行分析,得出了古韵十三部的结论。取证以《诗经》用韵为主,而辅以周秦以下的韵语,界限分明,条例严谨。此书既能采择前人的长处,又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成一家之言,为研究古音者所重视,是清代古音学的重要著作。今有1982年中华书局影印本。 古韵标准 214 古韵标准见24160江永。 ☚ 音学五书 四声切韵表 ☛ 古韵标准 古韵标准音韵学著作。清江永撰。江永(1681—1762),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居于乡里,设馆授徒,布衣终身。平生好学深思,精于三礼、钟律及音韵等。著述甚多,阐释经学的有《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等。音韵学方面,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和《古韵标准》。江永的学问以考据见长,开皖派经学研究之风。 ☚ 音韵阐微 音学辨微 ☛ 古韵标准音韵学书。清江永著。四卷。为研究上古音的专著。继承顾炎武《音学五书》而作,其中对顾氏学说加以修正。在顾氏10部基础上分古韵为13部,较顾氏分部更为严密。 古韵标准四卷。清江永撰著、戴震参订。江永 (1681—1762)字慎修,婺源 (今江西婺源县) 人。江氏于仕途不得志,六十二岁始成贡生。一生专究学问,潜心著述。通《三礼》,晓乐律,治经以考据见长,开皖派之风气。著《周礼释义举要》、《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四声切韵表》、《音学辨微》、《春秋地理考实》、《群经补义》、《乡党图考》、《推步法解》、《律吕阐微》等多种。休宁戴震尽传其学,世称“江戴”。江永以前研究古音的人多不区分时代,把 《诗经》、《楚辞》跟汉魏六朝唐宋等不同时代的韵文相提并论,江永则以《诗经》用韵为研究古韵的主要根据,以经传骚子为佐证。标准确定之后,方便于与后代声韵相比较,因之本书命名为《古韵标准》。江氏《古韵标准例言》云:“《三百篇》者,古音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稽其入韵之字,凡千九百有奇,同今音者十七,异今音者十三。试用治丝之法,分析其绪,比合其类,综以部居,纬以今韵,古音犂然。其间不无方语差池、临文假借,案之部分,间有出入之篇章,然亦可指数矣。以《诗》为主,经传骚子为证,《诗》未用而古今韵异者,采他书附益之。标准既定,由是可考古人韵语,别其同异;又可考屈宋辞赋、汉魏六朝唐宋诸家有韵之文,审其流变,断其是非。”江氏研究古音与顾氏不尽同,顾氏只凭考据,江氏则兼及审音,他批评顾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又谓顾氏“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之论是错误的。盖“古人之音虽或存方音之中,然今音通行既久,岂能以一隅者概之天下?”因此“顾氏《音学五书》与愚之《古韵标准》皆考古存古之书,非能使之复古也。”江氏所论极是,古音学的性质从此方明确清晰起来。江氏分古韵为十三部,他分部的特点有四:❶真元分部; 古韵标准 古韵标准(清)江永撰。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系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刻本影印。4卷。以《诗经》为主要依据,佐以经传、楚辞,考核古韵的分部,逐字分析《诗经》用字,将古韵分为13部,部次依《广韵》。每部首列所含《广韵》韵部的目名,再分诗韵、补考、总论3部分。“诗韵”中列《诗经》入韵字,注《广韵》反切,校注音形义,标明属《广韵》某部;“补考”收录《诗经》以外的周秦汉其他韵文中的入韵字;“总论”申说归部的理论根据,列举实例。 ☚ 上古音手册 《诗经》古今音手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