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赋辨体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赋辨体序

古赋辨体序

赋论名篇。元代祝尧作。祝氏作有《古赋辨体》一书,分“楚辞”、“两汉”、“三国六朝”、“唐”、“宋”诸体,各体之下有序,论述其体格的源流演变。一、推尊楚辞,以求古赋之本义。“自汉以来,赋家体制大抵皆祖原(屈原)意,故能赋者,要当复熟于此,以求古诗所赋之本义,则情形于辞,而其意思高远,辞合于理,而其旨趣深长”。其言古赋体制的特点,乃在发乎情、合于理、形乎辞三者的融合。二、论述各朝赋体演变:“愚谓骚人之赋与词人之赋虽异,然犹有古诗之义,辞虽丽而义可则”,“至于宋唐以下,则是词人之赋多,没其古诗之义,辞极丽而过淫伤,已非骚人之赋矣,而况于诗人之赋乎?”言汉赋的变化:“赋家专取诗中赋之一义以为赋,又取骚中赡丽之辞以为辞,所赋之赋为辞赋,所赋之人为辞人”,“若情若理有不暇及”,又扬雄“好奇字”,然“汉以前之赋出乎情,汉以后之赋出于辞”;尔后三国六朝“则于今,有感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下于“唐体”,“大抵律多而古少”,宋体则“往往以文为体”。三、每赋之下,言作者身世,题旨,作赋手法。综观其序,祝氏于赋体“正变源流,言之最确”(《四库全书总目》);而于赋,更突出其作为文学体裁的艺术特征。他以“情”为核心,以“情”、“理”、“辞”、“味”辨赋的体制源流,从而确立了赋体的价值标准。他虽然也说:“骚者,诗之变也”,却不同于前人或着眼在“受命于诗人”的赋体手法的演变,或强调“依诗人之义”以讽谏,而更重视“情”作为辞赋文学的根本特征,所谓“情形于辞,故丽可观,辞合于理,故则可法。其丽而可观,虽若出于辞,而实出于情,其则而可法,虽若出于理,而实出于辞”。“三国六朝之赋一代工于一代,辞愈工而情愈短,情愈短则味愈浅,味愈浅则体愈下”。祝氏于赋体的文学特征的论述,是赋体文学理论的一大进步,其辨体制流变,对《历代赋汇》等影响甚巨。

☚ 【五画】   北史·文苑传论 ☛
000028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