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纤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纤道

古纤道

原称纤道、纤道桥或运道塘,是古代行舟拉纤者们的通道和避风的屏障。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北部,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长达40余公里,依附潇、绍、虞运河的走向绵延伸展,并贯穿绍兴全境。古纤道最大的特点是由数百座各式桥,如拱式、梁式及平桥等首尾相接构成一条长长的水上通道。它的中心段落在柯桥到南钱清间。这一段长为7公里,宽在1.5米至2米间。纤道筑法是靠岸处以条石从水底实砌后,面铺长条青石;水中则每隔两米左右砌一桥墩,其上平铺三直一横的长条石。这一段上著名的桥有太平桥、余渚桥、板桥、行义桥、清江桥及荫毓桥等。其中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的太平桥,不但结构坚固,且造型典雅,雕琢精细,堪称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优秀之作。古纤道不但为当地的水上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为研究我国的桥梁建筑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88年,古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   它山堰 ☛
古纤道

古纤道

古纤道位于绍兴市境内,沿潇、绍、虞运河而建,原名纤塘、运道桥、纤道桥,始建于815年(唐元和十年)。古纤道与现在的杭甬铁路和公路并行,绵延40余公里,从东向西贯穿了绍兴全境,自唐代起屡坏屡修,是古代行舟背纤的河道和避风的屏障。
绍兴古纤道的中心段位于柯桥至南钱清,长约7公里,宽为1.5-2米,它时而两面临水、时而一面靠岸。水中纤道每隔2米砌一桥墩;靠岸纤道用条石从水底实砌,面铺长方形青石,独具水乡风貌。
古纤道有平桥、拱桥、梁式桥数百座,著名有的荫毓桥、太平桥、板桥、清江桥等。其中太平桥始建于1620年(明代万历四十八年),清代又重修,桥身结构精美坚固、造型秀雅、横跨官塘河西岸。站于桥上极目远眺,河清水秀,纤道如链,如诗如画,景色十分优美。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古纤道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天宁寺大殿   闸口白塔 ☛
古纤道

古纤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东运河萧、绍、虞区段。古代浙东运河水面宽广,负重逆水行舟,常为风浪所阻,唐元和十年(815)始于河上筑土堤,即拉纤通道。明弘治初年改用条石砌筑。清康熙年间作大规模整修。古纤道贴近水面,绵延百里,中心段在绍兴柯桥至钱清一带,长7公里。柯桥镇东首至谢桥塘湾溇一段,是典型的实体纤道,长约3公里,采用条石错缝横铺间丁石或条石一顺一丁砌筑,上铺石板,每块宽不足一米。柯桥阮社附近有两段典型的石墩梁桥型纤道,共长约880米。一般每隔2米用条石垒叠砌筑一桥墩,桥面宽约1.5米。间隔一定距离有一大桥,船只可穿过大桥进入浅水区以避骤风急浪。柯桥至南钱清段,有荫毓、太平、泾口等著名桥梁。太平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代重修,结构坚固,雕琢精美。古纤道是浙东特有的水乡文物,造型别致,宛似长虹伸往水天极目之处。若沿纤道坐乌篷船游赏,会有“船在画中行,人在镜上坐”的感受。

☚ 兰亭   宋六陵 ☛
000020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