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文尚书冤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文尚书冤词》清毛奇龄撰, 8卷。 “凡他人所已言者, 必力反其辞”是毛奇龄书宗旨。 他认为 《古文尚书》不是伪作。知孔安国传中有安国以后地名,必不可掩, 于是别遁其辞, 摭 《隋书 ·经籍志》之文以为梅赜所上者乃孔传,而非 《古文尚书》。其 《古文尚书》本传习于人间, 而贾、 马诸儒未见。 其目一曰总论, 二曰 《今文尚书》, 三曰 《古文尚书》, 四曰古文之冤始于朱氏, 五曰古文之冤成于吴氏, 六曰书篇题之冤; 七曰书序之冤, 八曰书小序之冤, 九曰书词之冤, 十曰书字之冤。 《古文尚书冤词》对研究 《尚书》古今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清毛奇龄 (详见 《仲氏易》)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 《尚书》二十九篇,由伏生所传;古文《尚书》四十五篇,得于孔子故宅壁中。西晋永嘉之乱 (311年)后,今、古文 《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一说当作梅颐)献孔安国《孔传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于朝,其书三十三篇,内容大致与今文《尚书》相同,另多出二十五篇,多出之二十五篇,后世称作伪古文《尚书》,亦称“晚书”。《孔传古文尚书》出现不久,便立于学官,自东晋至隋、唐,学者笃信此书即孔壁古文《尚书》,于孔安国传亦坚信不疑。直至宋代,吴棫、朱熹始疑晚书系伪作,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寻出晚书破绽颇多,在此基础上,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潜研《尚书》三十余年,著成《古文尚书疏证》,胪列晚书、孔传作伪证据凡一百二十八条(其中二十九条有目无文,实存九十九条),确定晚书、孔传均系伪作。《尚书》辨伪至阎氏基本完成。奇龄学识渊博,好为驳辨以求胜,针对阎氏等人之《尚书》辨伪,遂作《古文尚书冤词》以力辨古文《尚书》为真,其书分十部分:一曰总论、二曰今文尚书、三曰古文尚书、四曰古文之冤始于朱氏、五曰古文之冤成于吴氏、六曰书篇题之冤、七曰书序之冤、八曰书小序之冤、九曰书词之冤、十曰书字之冤,凡此皆为伪书申冤而作。其说多出于巧辩。书出,不为学界所信服,《四库全书总目》驳之甚详。此书为伪古文申冤虽无足取,然指责阎氏书中之疏漏,尚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现存版本有《西河合集》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