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文四声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文四声韵 古文四声韵宋夏竦撰。五卷。其书“齐”部之后增“栘”部,“仙”第二之后,继以“宣”第三,上声“狝”部后分出“选”部,入声“术”部后分出“聿”部,共二百一十部,与《广韵》二百零六韵异。且“覃”、“谈”二部在“阳”、“唐”之前,“蒸”、“登”二部居“添”、“咸”之际,其部序亦与《广韵》异。而与郭忠恕《汗简》分韵及颜元孙之《干禄字书》略同。 ☚ 古韵标准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 《古文四声韵》北宋夏竦撰。 书成于庆历四年(1044年)。这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古文字书, 收字以传世古文为主,兼收若干铜器铭文。本书是在《汗简》基础上编成,但收字多于该书,引证书目达98种。书共5卷,上平声1卷29韵,下平声1卷30韵,上声1卷56韵,去声1卷60韵,入声1卷35韵,共210韵。本书韵目与 《广韵》《集韵》不尽相同, 故亦可供音韵学界考证。 古文四声韵 古文四声韵字书名。宋夏竦著。五卷。是集录当时所见战国古文字体的字书。《古文四声韵》是在郭忠恕《汗简》的基础上编成的,但体例不一样。《汗简》按《说文解字》部首列字,《古文四声韵》则按《切韵》分韵编排,“以隶(实为楷书)领篆”。此外,夏氏还酌收了一些青铜器铭文,引书比《汗简》多十余种。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有《古文四声韵》与《汗简》的合印本。 ☚ 汗简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 古文四声韵五卷。宋夏竦 (985—1051)撰。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 (今属江西)人。累迁枢密使,封英国公,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谥文庄。善属文,多识古文奇字,著有 《文庄集》、《古文四声韵》、《声韵图》等。是书亦名《新集古文四声韵》,据郭忠恕《汗简》改编而成。即把 《汗简》以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隶字,改为以《广韵》二百零六部隶字,长处是便于检字,非若《汗简》猝不易寻。所引典籍碑铭标目九十八家,比《汗简》多二十七家,实则未尝多 《汗简》一家。如所列云台碑、华岳碑、三方碑,同是一体,竟列为三家,如此者不一而足。故清全祖望跋云:“ (夏氏)实即取《汗简》而分韵录之,……虽不作可也。”其书亦颇有纰缪,《四库提要》论之甚详。收入 《四库全书》经部,清有汪启淑刻本、《碧琳琅馆丛书》本,民国有 《芋园丛书》本。 古文四声韵 古文四声韵(宋)夏竦撰,李零、刘新光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12月出版影印本。影印本系据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与《汗简》合集出版。以《汗简》为基础,征引98家古书中的古字、字,分隶于韵部之中,分为上平、下平、上、去、入声5卷。书中每韵提行,首字释义,后附列古文形体,以楷书注明出处。书末附“汗简古文四声韵通检表”等。 ☚ 《汗简》注释 常用古文字字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