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是随其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古希腊罗马最初的道德思想,萌芽于当时的神话传说、寓言和史诗中,反映着当时人们对自然秩序、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品质的朦胧认识,带有直接经验的性质。因此,还没有以理论思维的形式,从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自觉认识中得出带有普遍性的一般结论,还不是对道德思考进行的理论概括。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大约是在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这段期间形成的。因为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关系已经基本确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日趋明显,已经有一部分人独立出来,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当时的哲学主要探讨宇宙的本质,即世界本原是什么。而这个时期的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与自然必然性的关系问题。它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应有的品质特征和应追求的生活目的,并力求提出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生活原理。这个时期的伦理思想家们就是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立场、倾向和思想体系,互相影响,互相斗争的。一般说来,他们都比较重视探讨道德规范和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后期斯多葛派和怀疑主义者、新柏拉图主义者等,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否认道德同现实生活的联系,用神秘主义、禁欲主义的说教,掩盖其伦理思想的阶级本质。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全面探讨什么是善、正义、公正、德性和知识,以及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的哲学家。他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试图以完全真实确切的认识作为道德生活的基础。柏拉图早期伦理思想贯穿着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至善观伦理学说的精神。他的伦理学说以理念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善和至善是与现实生活无关的先天存在的“绝对理念”,现实生活是不真实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人生的最高目的、最大幸福就是对善的理念的追求。因此,人们要有道德就必须摈弃和反对一切情欲。柏拉图伦理学说的这种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是奴隶主贵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巩固贵族奴隶主的反动统治服务的。至于后期的斯多葛派、怀疑主义者和新柏拉图主义则承袭了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把“恬淡寡欲”,摆脱欢乐、欲望、忧伤和恐惧,安于命运,作为人生的最高道德目的;把超脱尘世享乐,无动于衷,听其自然,达到神人合一,作为人生的最高道德理想,在唯心主义的道路上愈陷愈深,以至成为宗教道德的变种。 ☚ 五 西方伦理学 毕达哥拉斯的“和谐即美德”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