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代飞行技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飞行技艺

054 古代飞行技艺

我国古籍中载有许多与飞行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技艺。“嫦娥奔月”是人类最古老的登月幻想。东晋(公元317—420年)葛洪著《抱朴子》中,记载了鸢鸟翱翔的现象及原理。《墨子·鲁问篇》载有战国时代鲁班用竹、木制成木鹊纵飞上天的事。《韩非子·外储篇》载有墨子做木鸢飞天之事。南北朝时范晔著《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曾作木鸟,身上有翅膀、腹中有机关,能飞数里。这些记载表明,公元前400多年我国古代人民就尝试做飞行器械了。中国古代火箭和风筝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飞行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就有这样的标牌:“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风筝又被外国人称为“飞唐”、“飞龙”。西汉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曾有人用鸟羽作两支翅膀装在身上,在头和身上连以羽毛,再装上环、钮等器材,飞行数百步落地。古代用竹或木削成细长扭曲形薄片,中间装一立轴,用手急搓便会飞快旋转而上升的玩具——竹蜻蜓,这是螺旋桨和直升飞机的雏形,传入欧美后被称为“中国陀螺”。公元1000年前创造的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燃蜡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这与现代燃气涡轮原理雷同。汉武帝(前140—前37年)年间,《淮南万毕术》一书有空鸡蛋壳中燃艾火,可乘风飞去的记载;相传五代(907—960年)莘七娘曾用竹和纸做成方形大灯,底盘上燃以松脂,当热气充满灯即扶摇直上,这就是松脂灯(孔明灯),它与热气球原理相同。至迟在战国时代,利用磁铁特性制成了原始指南针——司南,北宋时又发展为指南鱼,进而改进为指南针,南宋时又发展为罗盘。最后成为现代航空、航海罗盘。公元前50世纪—前30世纪仰韶文化时期出土文物中就有陶制陀螺,明代《帝京景物》一书还提到木制陀螺。西汉时期“被中香炉”应用了平衡环,使得炉口总保持水平状态。陀螺装在平衡环上高速旋转,这是陀螺仪表中的核心装置。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记载,公元前2000年前,舜张开两只斗笠从仓顶跳下安全落地,这就是利用空气阻力降低下落速度的降落伞原理。我国古代的飞行技艺是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

☚ 航空航天   古代火箭 ☛
000018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