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人的伦理思想一般说来,古代日本人的伦理思想指大化改新前日本社会的伦理思想。散见于《古事记》、《日本书记》、《日本风土录》等古代典籍中的大量神话传说,是考察古代日本人伦理思想的重要资料,山神、火神、海神、日神等众多神的传说,表明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敬畏,人间的善恶吉凶也都由神作裁判,人必需向神祈求,才能实现保护生命的愿望。这里,神的外衣裹住了真正的生命实在,不过,泛神论的世界观里已包含了原始初民的朴素而普遍的价值判断。神话也表明了氏族社会人们追求共同劳动、心情安定(即“清明心”)等生活状态,反映了从原始混沌状态刚刚剥离出的生命存在,要求尊重生命秩序的道德准则。公元二世纪到六世纪末,是日本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私有财产开始出现,阶级关系逐渐形成,伦理关系也随之为阶级产生,原先的平等被剥削所取代,生命秩序与劳动成果也归个人所有,从此出现了阶级道德。而后来从东亚大陆传来的儒佛文化,加快了这种伦理思想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