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今诗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今诗删

古今诗删

古至明诗的流派选本。亦名《诗删》。三十四卷。明李攀龙编选。此书一至九卷为古诗,十至二十二卷为唐诗,二十三卷至三十四卷为明诗,中间不选宋元诗。每代各自分体编排。这是一个去取很严的选本。王世贞说:“今于鳞以意轻退古之作者间有之;于鳞舍格而轻进古之作者则无是也。”(见王《序》)因为遴选严格,所以此书“得存而成一家言”,体现了李氏论诗观点。如其论五古则推重汉魏,竟说“唐无五言古诗”,即没有李氏所肯定的那种五古,所以他说:“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皆见李《序》)像杜甫“三吏”、“三别”、《北征》、《咏怀》等震撼千古的名篇都未入选。其论七古则赞美“初唐气格”,因而批评李白之七古,“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因此李白的名篇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被删去。论七律则认为王维、李颀“颇臻其妙”。对于杜甫却说“篇什虽众,愦焉自放”,使人难以理解。李氏复古思想严重,论及某种诗体往往以此体最初的名篇为体式风格的标准,不合于此者,便予以否定,这实际上是否认了文学体式的发展。书中以唐诗与明诗衔接,中间跳过了三四百年,认为宋元无诗,这种作法为后世读者所不满。如四库馆臣所言:“且以此选所录而论,唐末韦庄、李建勋距宋初阅岁无多;明初之刘基、梁寅在元末吟篇不少,何以数年之内,今古顿殊;一人之身,薰莸互异? 此真门户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攀龙却很自信地说:“后之君子本兹集以尽唐诗,而唐诗亦尽于此。”后来坊间割此选唐诗部分,加以笺注、评论名为《唐诗选》,李氏未著是书。《古今诗删》有明嘉靖中刻本。

☚ 古诗录   乾坤正气集 ☛

古今诗删

李于鳞《古今诗删》,首古逸诗,次汉、魏、六朝乐府,次汉、魏、六朝诗,次唐诗,次国朝诗。其去取之意,漫不可晓。大要黜才华,尚气格,而复有不然。姑摘其最异者,如汉、魏诗录《柏梁台联句》及应璩《百一》后二首,而曹、刘佳音多遗; 长篇取蔡琰《悲愤》而遗《焦仲卿》;“日暮秋云阴”乃六朝人诗,不能辨也。唐五言古,《感遇》不取陈子昂而取张九龄; 七言歌行,高适取十二篇而岑参五篇,孟浩然一篇,不取 《鹿门歌》 而取《送王七尉松滋》; 七言律,太白一篇,取 《凤凰台》而遗《送贺监》。国朝诗,则伯温多而季迪少。五言古,季迪止短篇二首,而七言不录。献吉七言古止三篇,其二为初唐体。仲默有六篇,而初唐体不录。五言律,仲默三十首,多非所长; 昌谷止一篇而已。其他不能悉论也。王元美云:“始见于鳞选明诗,余谓如此何以鼓吹唐音?及见唐诗,谓何以衿裾古选? 及见古选,谓何以箕裘《风》《雅》? 乃至陈思《赠白马》、杜陵李白歌行,亦多弃掷。岂所谓英雄欺人,不可尽信耶?” (许学夷 《诗源辩体》卷三六)

《古今诗删》 三十四卷。明李攀龙编。……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每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四库全书总目》)

此本无明诗,故仅二十三卷。书名去“古今”二字,仅称《诗删》。评点皆宗钟、谭,然不闻钟、谭评点是书,盖刻者就《古唐诗归》内相同篇什,摘其评语,而移植是书之内耳。(王重民 《中国善本书提要》)

古今诗删

诗集。明李攀龙(1514—1570)辑。三十四卷。攀龙有《沧溟先生全集》已著录。是编为其所录历代诗作。约十九万四千余字,卷首有王世贞原序,正文含古逸一卷,汉、魏、晋、宋乐府四卷,汉、晋、宋、梁诗四卷,唐诗十三卷,明诗十二卷。有明王世贞《别于鳞》,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汉武帝《栢梁诗》等。李攀龙为“后七子”首领之一,其持论比谢榛、王世贞略偏狭。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故此编所选历代诗歌,唐代之后直接明代, 宋元诗一首未选,以示其论诗宗旨。《四库全书总目》评曰: “以此选所录而论,唐末之韦庄、李建勋,距宋初阅岁无多。明初之刘基、梁寅,在元末吟篇不少。何以数年之内,今古顿殊。一人之身,薰莸互异。此真门户之见”。有《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