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今方剂药量的折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今方剂药量的折算

古今方剂药量的折算

中医在处方用药时,为了具体掌握药量,并使药物配伍有一定的组成比例,同样也应用了度量衡。由于历代度量衡的改进和演变,就使得历代方剂药量及其单位名称不一。
汉代的重量,以黍、铢、两、斤计量(百黍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到了晋代,则以铢、分、两、斤计量(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这种计量单位一直沿用到唐代。宋代则以毫、厘、分、钱、两、斤计量(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清代之称量称为库平,后来通用市秤。历代重量的折算,参见附表1。在折算《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汉唐方书的药量时,还应注意其服法,多数方剂日分三服,得效止服,则古方一剂药等于现在的三剂药。自1979年起,我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克”为单位的公制,为了便于临床使用,换算尾数可舍去。
古代的容量,有圭、撮、勺、合、升、斗、斛、石之名(四圭为一撮,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五斗为一斛,二斛为一石)。自古以来,容量大小亦多变易,其历代容量的折算,参见附表2。另外,古方有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量散药。“匕”即匙,所谓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 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 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现在一般认为1方寸匕约为2.74cm; 1钱匕约为1.82cm。宋、元、明、清还有以盏为单位者,一盏约为现在的200cm。古代量丸药大小,亦用弹子大、鸡子黄大、梧桐子大、大豆大、小豆大、黍大等名称,一般认为一弹丸大同一鸡子黄大,约10.6cm; 1梧桐子大,约0.25cm; 一大豆大,约0.22cm; 一小豆大,约0.07cm;一黍大,约0.015cm。
古代的尺度,亦有分、寸、尺、丈之名(均为十进制)。古今的尺度也每有变动,其历代尺度的折算,参见附表3。此外,古代方剂中,在表示某些草本及蔓茎类植物药量时,有的用“束”作单位,就是令成年人以拳尽量握整理成束的药材(指端要合拢),然后切去其两端超出的部分,称为“一束”,这是大致估用药材的一种方法。
古今医家对历代方剂药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难作出结论。因此文中所提示的历代重量、容量及尺度的折算数字,也只能作为参考。本分卷中的古方,仍录原剂量,这是为理解古方组成结构,以及作为处方用药比例的参考。在临证时所用药量,可按现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中所用剂量,并结合地区、季节、年龄、体质及病情等具体情况来决定。

表1 历代重量的折算


年 代朝代*一斤
合市两
*一两
合市两
一两
合克数
公元前1066年~前221年7.320.46**14.18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8.260.5216.14
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西汉8.260.5216.14
公元25年~220年东汉7.130.4513.92
公元220年~265年7.130.4513.92
公元265年~420年7.130.4513.92
公元420年~589年
刘宋
南齐

10.69
7.13
7.13
0.67
0.45
0.45
20.88
13.92
13.92
公元386年~581年
北魏
北齐
北周
7.13
14.25
8.02
0.45
0.89
0.50
13.92
27.84
15.66
公元581年~618年隋(开皇)
(大业)
21.38
7.13
1.34
0.45
41.76
13.92

公元618年~907年19.11.1937.30
公元907年~960年五代19.11.1937.30
公元960年~1279年19.11.1937.30
公元1279年~1368年19.11.1937.30
公元1368年~1644年19.11.1937.30
公元1644年~1911年19.11.1937.30

注:*此二项为编者参考原表推算出来的,仅供参考。
**原表为14.93克,经推算应为14.18克。

表2 历代容量的折算


年 代朝代一升合市升一升合毫升数
公元前1066年~前221年0.1937193.7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0.3425342.5
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西汉0.3425342.5
公元25年~220年东汉0.1981198.1
公元220年~265年0.2023202.3
公元265年~420年0.2023202.3
公元420年~589年
刘宋
南齐

0.2972
0.1981
0.1981
297.2
198.1
198.1
公元386年~581年
北魏
北齐
北周
0.3963
0.3963
0.2105
396.3
396.3
210.5
公元581年~618年隋(开皇)
(大业)
0.5944
0.1981
594.4
198.1
公元618年~907年0.5944594.4
公元907年~960年五代0.5944594.4
公元960年~1279年0.6641664.1
公元1279年~1368年0.9488948.8
公元1368年~1644年1.07371073.7
公元1644年~1911年1.03551035.5

表3 历代尺度的折算


年 代朝代一尺合市尺一尺合厘米数
公元前1066年~前221年0.597319.91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0.829527.65
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西汉0.829527.65
公元25年~220年东汉0.691223.04
公元220年~316年魏、西晋0.723624.12
公元317年~420年东晋0.733524.45
公元420年~589年
刘宋
南齐

0.735324.51

公元386年~581年
北魏
北齐
北周
0.8853
0.8991
0.7353
29.51
29.97
24.51
公元581年~618年隋(开皇)
(大业)
0.8853
0.7065
29.51
23.55
公元618年~907年0.933031.10
公元907年~960年五代0.933031.10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0.921630.72
公元1279年~公元1368
0.921630.72
公元1368年~公元1644
0.933031.10
公元1644年~公元1911
0.960032.00
☚ 剂型   解表剂 ☛
000037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