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的四诊法
口腔的四诊法是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分述如下:
望诊 主要是察看口腔红、肿、溃烂、肿块、萎缩、活动是否灵活等。
❶望诊红肿时,要抓住红与肿的不同程度,对龈肉红肿,唇舌肿胀,有无肿块,肿块色泽等,查找原因,判别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属阴属阳,偏于热或偏于湿,并注意红肿局限或扩散,软或硬以判别其属疔或疽,成脓或未成脓。
❷注意溃烂之凹陷,有无凹凸不平,有无腐物等情况,以判别其溃烂的性质、病情深浅、邪正盛衰。
❸龈肉萎缩,细察萎缩轻重,结合渗血、溢脓、色泽红淡等情况,以区别其属火热上蒸,虚火上炎,气血不足等。
❹舌活动及张口活动有无妨碍,舌体强硬,萎缩等情况,查找原因,区别其是由于寒湿痹阻脉络或肝阳化火,痰浊瘀阻或气血亏损。
闻诊 包括声音和气味。闻声音,声音的改变,与舌和口的活动、肿物、溃烂、红肿有关,故与望诊参合运用。闻气味,口腔发出臭气,多因粘膜溃烂及龈肉宣烂,癌肿坏死等而致,以新病、久病,臭味轻重,以判别病情轻重及虚实。
问诊 查问口腔疼痛轻重,部位及时间(上午、中午、晚上),齿龈的疼痛,得热痛减或得凉痛减,牙龈有无溢脓、牙齿有无浮动出血及其他情况等,以辨别症之虚实以及属何脏腑等。并询问口腔的干焮及味觉等情况,发病时间新久。问诊时应结合全身症状的询问,以便综合分析病情。
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在临床上口腔病常见的脉象,一般为多见浮、数、洪、细、滑、沉等。风火邪毒外侵,如初起牙痈、实火口疮等,脉多浮数;胃火上蒸,如牙痛、牙痈、牙宣等,脉多洪数;心阴虚及肾亏虚火上炎,如牙痛、牙宣、口疮等,脉多细数;气血不足,如牙宣病,脉多沉细; 心脾积热,如口疮、口糜,脉多数;脾胃湿热上蒸,如唇风,脉多滑数;按诊,触按患处,察其疼痛程度,牙齿松动,腮颊部有无肿痛,肿突的软硬情况,以配合其他三诊,判别其病情性质,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及病情轻重,以及确定其属肿瘤,或痈肿成脓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