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糜针灸治法
口糜,系指口舌广泛糜烂或生白衣如霉,或生糜点如细碎饭粒。可独立发生,但更多的是伴发于某些疾病过程之中,如热病后期伤阴,或久病胃气衰败,均可导致发病,此常属危候。本病多为胃家积热或阴虚火旺所致。针灸治疗可缩短病程。
通治法 多选口面部穴,并配合手阳明、足太阴、足少阴和足阳明等经穴,如廉泉、地仓、承浆、颊车、合谷、三阴交或足三里等,每次2~4穴。用毫针行泻法或平针手法,留针15分钟左右,每日治疗一次,直到治愈为止。
辨证论治 临床可将口糜分为:
胃腑积热 口舌广泛糜烂,潮红肿痛,或伴发齿龈肿痛,便结尿黄,身热口渴,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选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足太阴和足太阳等经穴,如颊车、大迎、承浆、内庭、阴陵泉和委中等。用毫针行泻法(委中穴可点刺放血)。
阴虚火旺 久病体虚,口内糜烂范围更广,粘膜表面失去固有光润,代之以乳酪样膜状物布满口舌,但痛不明显,或伴有手足心热,面色晦黯,苔厚腻呈黄褐色,脉细数无力。治宜滋阴清热。选近部腧穴与足少阴、足阳明等经穴为主,如下关、地仓、廉泉、大椎、肾俞、足三里、太溪、照海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