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燥唇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燥唇干

口燥唇干kǒuzàochúnɡān

┃┃━━ 喻话过多,说的时间长。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口如悬河   天花乱坠 ☛
说话太多

说话太多

口焦舌敝
说的话很多:万语千言
要说的话很多:难以言尽 说来话长
说了很多话:说破嘴 说千道万 说千说万 费尽口舌 费尽唇舌 费舌劳唇 费舌尽唇
 谈了很多话,很费工夫:煞费唇舌
 无用的话说得很多:废话连篇
说话太多而口唇干燥:口干舌燥 口干舌焦 口干舌碎 口干舌敝 口干唇敝 口干唇燥 舌干唇穿 舌干唇燥 舌干唇敝 舌敝唇焦 舌敝唇枯 唇干舌燥 唇干口燥 唇焦舌干 唇焦舌敝 口燥唇干 口燥喉干 口焦舌敝 口敝舌焦 喉焦唇干 喉干舌敝 干喉焦唇 干唇枯舌 焦唇敝舌 敝舌焦唇 布唇枯舌 罢口敝舌
说话很多,费尽口舌:哓音瘏口 瘏口哓音
说话很多,舌为之疲:舌敝 舌弊
 说话甚多、反复陈述而极度疲劳:唇焦舌破 唇焦舌烂 唇敝舌腐 嘴干舌破
用尽心思,费尽口舌:裁心镂舌
竭尽口舌:极口

☚ 说话连续不断   说中 ☛
口燥唇干

214.口燥唇干(p458.1)

释文作:即舌乾唇焦。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六·善哉行》: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唇焦口燥”。唐·杜甫《杜工部诗史补遗·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按:释义未明,只云:“舌乾唇焦”即举书证,等于徒举书证并未释义。口已燥而唇已干,极状大费唇舌,言语其多。故释义当作:“大费唇舌,言语其多。”参之两项书证,尤确。

☚ 取灯儿   古𢠳 ☛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ɡān

嘴唇和口腔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太多。say very many words, talk until the lips are dry and the mouth is parched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解义】嘴唇和口腔都干燥。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用法】多指劝导别人。
【例句】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之意。
【近义】唇焦舌敝

口燥唇干

《辞源》源云: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六·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唇焦口燥”唐·杜甫《杜工部诗史补遗·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诸本源均从《辞源》,无有新见。
按,此语原当做“干喉焦唇”。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八》:“一旦有非常之变,诸侯交争,人趋车驰,迫然祸至,乃始忧愁,干喉焦唇,庶几乎望其安也,不亦晚乎?”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舌干唇燥。形容着急上火。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ɡān

形容非常干渴。也作“口燥喉干”、“口燥舌干”。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解义】 嘴唇和口腔都干燥。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用法】 多指劝导别人。
【例句】 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之意。
【近义】 唇焦舌敝

KH11【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话已说得很多。

口燥唇干kǒuzào-chúngān

〔并列〕 舌干唇燥,形容因紧张、劳累或说话过多后或疾病口渴,嘴里发干。语出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火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游宦纪闻》卷2:“~,百药不效。”
△ 常用于描述口干时的状态。
也作“口干舌焦”、“口干舌燥”。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燥: 干燥。形容费尽口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