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相传kǒu kǒu xiāng chuán〈成〉不写文字,只用口头相传。〔明〕钱德洪《〈大学问〉后记》:“门人有请录成书者。曰:‘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鲁迅《且介亭文集·病后杂谈》:“《国朝文纂》我没有见过,铁氏次女的诗,杭世骏也并未寻出根底,但我以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虽然他败坏了口口相传的韵事。” 传授 传授传(~人) 授(遗授;指授;训授;转授;移授) 教 传授和学习:传习 教师把知识、技能传给学生的过程:教学 教学方法:教法 孔子的教学方法之一:不悱不发 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给别人:传经送宝 把高超的技能和诀窍传授给人:金针度人金针度世 传授和继承:传承 传袭 师徒间学问、技艺等递相传承:衣钵相传 衣钵相承 前人学问、技艺等的递相传承:衣钵之传 美德相继传承:重徽迭照 师父传业于弟子:薪尽火传 师生递相传授:传薪 薪传 口说耳听,转相传授:口耳相传 口耳相承 以通信辅导方式的传授:函(函授) 当面传授:面授(~机宜) 用言语表达或传授:言传(~身教) 口头传授:口传 口授 用说和听的方式传授知识:口传耳授 用口讲和手把手教的方式把技艺传授给别人:口传手授 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传心授 言传心授 心授口传 心传口授 口授心传 不形成文字,只是口头相传:口口相传 讲解传授:讲授 讲教 指导传授:指授 指点传授:指受 感化传授:感授 递相传授:相继 相传 正宗的传授:嫡传 私下里传授:私相传授 暗中把高超的技能和诀窍传授给人:金针暗度 金针偷度 暗度金针 一次次地反复传授教导:前传后教 用心教授:心授 一个派系的学术观点、技艺等数代一对一地往下传授:一脉单传 学术传授不绝:薪火 不是合适的人不传授:非人不传 平素没有积累,临时从这里学,又到别处去传授:现买现卖 错误的传授或传播:误传 (把技艺、学问教给别人:传授)
另见:教授 传给 技艺 学问 ☚ 讲授 传授知识 ☛ 口口相传kǒu kǒu xiāng chuánpass sth on ❍ 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鲁迅选集》Ⅳ—82) There were more than one Tsang Chieh,however. Some carved pictures on the hilts of daggers,some drew on doors. When others remembered these pictograths and passed them on,more characters came into being,and by collecting these the historians were able to write their records. 口口相传kǒu kǒu xiānɡ chuán只是口头传布或传授,不写成文字。 口口相传kou kou xiang chuan没有形成文字,只是口头流传。 【近】口传心授口耳相传 【反】有案可稽有史可查 【注意】相传,不读xiang zhuan。 口口相传kǒukǒu-xiāngchuán〔主谓〕 口头上流传。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国朝文纂》我没见过,铁氏次女的诗,杭世骏也并未寻出根底,但我以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虽然他败坏了~的韵事。” △ 多用以指不形文字,只在口头上流传的人物或事物。 【近义】口耳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