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叠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叠韵 叠韵叠韵指双调词的原韵增加一倍,合两首为一调。如晁补之《梁州令叠韵》,即将《梁州令》五十字增至一百字,而调名加“叠韵”二字。也有合两首为一词而不注明的,如《梅花引》有五十七字体,向子諲《梅花引》增至一百十四字。《词律》卷八谓“合前调之两段为一,复加一叠”。又如《忆故人》叠为《烛影摇红》。吴曾《能改斋词话》卷二称王诜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吴文英此首叠为九十六字,即用《忆故人》加一叠,南宋后常用此调。 ☚ 四叠 换头 ☛ 叠韵 叠韵叠韵有两义:一是用同样的韵脚,写很多的诗篇。清乔亿《剑溪说诗》下:“几韵叠至数四,直儿戏耳,岂足效尤?”清延君寿《老生常谈》:“近人……又好学宋人,叠韵不休,皆不关系人之能诗不能诗。余四十岁以后,方有叠韵诗,偶为之,非所好也。叠韵诗有极难押之韵,苦思幽索,忽能押得到,亦自可喜,不必以此矜长耳。”二是指双声叠韵之叠韵,即两字声母相同者为双声,韵母相同的为叠韵。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或问:‘何谓双声叠韵?’曰:‘行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輈格磔声。’上句叠韵,下句双声也。”按“诘曲”、“崎岖”,声母相同,当为双声;“钩辀”、“格磔”,韵母相同,当为叠韵。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匠门业师问余:‘唐人作诗,何取于双声叠韵,能指出妙处否?’余曰:‘以某所见,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宛转。’业师叹赏久之。” ☚ 兼韵 通韵 ☛ 叠韵 叠韵指将双调词的词体,用原韵再增加一倍。如《梁州令叠韵》共100字,就是将50字的双调《梁州令》增加为4叠。《钦定词谱》云:“《梁州令》,唐教坊曲名。一名凉州令。晁补之词名《梁州令叠韵》,盖合两首为一首也。” ☚ 句中韵 宽韵 ☛ 叠韵(a)音韵学术语。指两个字的韵(即韵腹韵尾)相同。如, “苗条” [miau t‘iau] “蓝天[lant‘ian]”。(b)古诗押韵的一种形式,指几个相同的韵字重复入韵。如《诗经·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人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服马。岂报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叠韵 叠韵属音韵学术语。指两个字的“韵”相同,同属一个韵部。由叠韵构成的词可以是联绵词,如“逍遥”,二字的韵母都是“iao”,属“豪韵”; 也可以是合成词,如“高潮”,二字的韵母都是“ao”,同韵,“隆重”,二字的韵母都是“ong”,同韵。古今南北的读音不同,两字是否叠韵,须依时地条件而定。 ☚ 双声 轻声 ☛ 叠韵 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叫做叠韵。如“逍遥”叠韵,两个字的韵母都是[iau];“光芒”叠韵,两个字的韵都是[aŋ],韵头不同。 ☚ 邻纽 重纽 ☛ 叠韵亦作“迭韵”。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例如“窈窕”的韵母都是iao,“螟蛉”的韵母都是ing,各自构成了叠韵;再如“徬徨”,前者没有韵头,后者有韵头,但韵腹韵尾相同,也是叠韵。古代汉语有很多连绵词是叠韵关系,如《诗经》中就有“缱绻、绸缪、芍药、蒙戎、仓庚……”等等。古人对叠韵现象很早就有了认识,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里已有“叠韵杂句而必睽”的说法。叠韵是在某一时期的具体音系中构成的,如“夫须”在古代构成了叠韵,现代则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韵母; “减免”在古代并没有叠韵关系,现代却变成了叠韵词。 叠韵 016 叠韵指连绵词的两个汉字韵部相同。如“徘徊”(pái huái),韵母都是ai ,“从容”(cōng róng),韵母都是ong,“辛勤”(xīn qín),韵母都是in。韵部相同,是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有无或有什么样的韵头可以不论。如普通话 “蓝天” (lán tiān) “蓝”没有韵头,而“天”有韵头i,因韵腹和韵尾相同,所以也是叠韵。“叠韵”不仅包括两个音节韵部相同而不可分割的单纯词,即古汉语里的“叠韵联绵词”,如“苍茫”、“依稀”等,同时也包括现代汉语里的两个音节韵部相同的合成词,如“先前”、“新近”等。古今南北的读音不同,两字是否叠韵,还须依时地条件而定。构成叠韵的词语,音节和谐,悦耳动听,恰当选用能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 双声 四声 ☛ 叠韵 叠韵dieyun音韵学术语,韵母相同的两个汉字称为叠韵字。在叠韵字中,介音有时可以不计,如“蹉跎”(cuo tuo)、“章皇”(zhang huang)都可以算是叠韵。古汉语的双音词中有许多都有叠韵关系。据目前的研究,古汉语的叠韵词很有可能是来自原始汉语中带复辅音声母的单音节词,例如“穹窿”在最初大概是klong。由于古今语音演化的缘故,有些古代的叠韵词在今天已变得不再叠韵了(如“芣苡”),所以,对这批词的研究更有利于人们了解上古汉语乃至原始汉语的原貌。 ☚ 双声 四声 ☛ 叠韵 叠韵Dieyun音韵学术语。亦写作“迭韵”。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如葫芦、支离、蹉跎。两个字是否叠韵,也要依不同的时地条件而论。如 “荒唐”在普通话中同属 (ang) 韵, 在 《广韵》 代表的音系中同属“唐”韵,古今都具有叠韵关系;而 “水火”在上古音系中同属“脂”部,叠韵;普通话中则不具有叠韵关系。 ☚ 双声 反切 ☛ 叠韵音韵学术语。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如“苍茫”韵母同是[aη]。时有古今,地有南北,音有转移,是否叠韵,应视时地而定。 叠韵vowel rhyme;two or more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vowe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