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受财不枉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受财不枉法唐朝主管官吏收受当事人财贿但不枉法断案的犯罪行为。因官吏受财不枉法,无论在性质上,还是情节上,都较受财枉法为轻,故《唐律·职制律》在处罚上也较受财枉法罪为轻,“诸监临主司受财……,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与此同时,犯受财不枉法赃的官吏又可根据不同身分,分别享有八议、请、减、赎、免、官当等减免处罚或赎刑的特权。唐朝的上述规定影响到宋、元、明、清各代。譬如《大明律·刑律六》规定:“不枉法,一百二十贯以上,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前清因袭明制,清末修《大清现行刑律》时,才改写不枉法赃一百二十两满流之罪,为“一百二十两以上真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