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蕃国王讣奏仪
中国古代王朝接受邻国使臣讣告其国君死亡的礼仪。其具体仪节依具体王朝而定。据《明史·礼志十四》所载明朝的规制: 凡蕃国王死,其使者讣告至,于西华门内壬地 (天干的第九位,即北方)设置御幄,皇帝身着素服乘舆至幄接见其使臣。主要仪节是: 由太常卿奏: “某国世子遣陪臣某官某,奏其国王臣某薨。”并由承制官至使者跟前宣制: “皇帝致问尔某国王某,得何疾而逝?” 于是其使臣回答。答毕,太常卿三上香、三祭酒,以示哀悼。蕃国使臣行答拜礼。另外,“凡塞外都督等官讣至, 永乐间遣官香钞谕祭。” 后来又制定: “因其奏请,给与表里祭文,令携归自祭。”凡外国使臣来京病故者,遣官谕祭或赐棺赐葬; 不是死于京城但仍属于中国王朝版图以内者,令所在地官府赐棺及葬,有想归葬其本国的,听其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