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行为人因他人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其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由以下条件构成: (1) 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可能是积极的,如故意向对方提供虚假情况,故意歪曲事实等;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明明看到对方的认识陷入错误,就是不予提醒等。以消极的不作为欺诈对方,应当是法律、合同或者交易习惯等要求一方负有说明、提示等义务而不履行的情形。(2) 欺诈人有故意过错。欺诈人有明确的欺诈他人的故意。无论是积极的欺诈,还是消极的欺诈,都必须是欺诈人故意而为的,目的就是使被欺诈的人陷入认识错误。(3) 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即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没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被欺诈人不会陷入错误的认识,作出对自己不利的意思表示。(4) 被欺诈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无疑是违法的,但仅仅是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使被欺诈人产生错误认识,被欺诈人并未在这一错误认识的基础上作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还不至于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只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使被欺诈人产生错误认识,基于这一错误认识作出了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才是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违反了意思自由的民法原则,也对诚实、守信的正常经济秩序有着破坏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人实施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
000004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