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又称发病学,是研究在原始病因和发病条件的作用下,疾病是通过什么环节、什么机理而发生发展的。病因学着重研究疾病的原始病因和条件,发病学则是以研究疾病发生机理为目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探讨原始病因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时,有时采用病因发病机理这个术语。
不同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不同的。目前,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有相当多疾病的发病机理还未阐明,但有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是比较清楚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❶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 如感染性疾病和外伤性疾病。
❷神经调节功能紊乱: 致病因子通过某种途径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受其调节的器官和组织发生形态学变化和功能变化,如某些神经源性疾病。
❸体液调节紊乱: 致病因子可通过引起体液调节紊乱而致病,如某些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神经系统通过丘脑下部支配垂体,并通过垂体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所以神经系统的调节紊乱往往影响到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一些内分泌失调所致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往往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如原发性高血压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其发病机理均有神经体液两方面功能障碍参与。
❹遗传缺陷: 遗传性因素既是一些疾病的内因,也在一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畸变和单基因或多基因的异常可分别引起不同种类的遗传性疾病。
❺免疫因素的致病作用: 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体液免疫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组织的损伤。现今对某些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进入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随着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必将进一步阐明一些机理不明的疾病,对于已初步阐明的发病机理也将得到发展和补充。如近年应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对细胞癌变机理所作的研究,已在基因调控失调等方面有一定的突破。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类阐明正常细胞如何演变为癌细胞的机理已为期不远。